90岁老兵讲述铭刻71年的记忆:“观礼开国大典的一幕终生难忘”

昨天上午10时,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来到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何安世夫妇。

本人供图

周惠生夫妇。

南报融媒体记者

马道军摄

【编者按】

10月1日是新中国71周年华诞,71载光阴,亲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并为之不懈奋斗的老战士、老英雄们,年纪最小的也都已经白发苍苍,他们是新中国成立的见证者、奠基者,他们的奋斗故事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报今起推出“老英雄话家国”栏目,走近老英雄和他们亲历过的难忘岁月。

71年前,还不满20岁的王超作为张家口军委工校优秀学员代表,荣幸地参加了开国大典观礼团。国庆前夕,记者在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四干休所见到了这位90岁的离休老干部、解放军老战士,听他讲述了自己与开国大典的故事。

“1948年我升入兰州西北师院附中高中三年级,那时学生运动遍及全国,班里一些进步同学都在悄悄地传看革命进步书籍,我也是其中一员。“最令人激动的是半夜同学们一起偷偷收听新华社广播,其中关于‘欢迎青年学生到解放区学习和工作’的号召,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王老告诉记者,不久后他和同学下定决心,悄悄出发,赶赴解放区。

到达河南解放区后,区人民政府的干部热情地接待了王超和他的同学们,并介绍他们去开封中原革命大学。

1949年3月,王超进入中原大学,被编入第三十五大队。在中原大学学习了5个月后,刚刚成立的张家口军委工校想招收选拔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入校学习,有高中文化基础的王超便被选中,来到张家口军委工校,光荣地参加了解放军,并被编入工校一部,学习军事通信工程。

“那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喜事!”说起自己被学校推选为优秀学员代表参加军委直属单位开国大典观礼团,王老至今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10月1日凌晨三点他们就紧急起床整装集合,参加观礼指挥部的统一编队。受阅部队上午8点便到达东长安街集结待命,军委直属单位观礼团则在西长安街六部口一带的街巷内集合,于午后才到达天安门金水桥边的观礼位置。”

“当天下午,毛主席和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委员们乘车到达天安门城楼”,王超清楚地记得,“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毛主席上天安门了’,刹那间广场上30万群众欢声雷动,欢呼声经久不息。”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终生难忘”,王超告诉记者,那一刻无数往事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在故乡青岛美丽的栈桥上看见外国水兵毒打中国劳工的惨痛景象;想起了小学同窗好友被日本浪人殴打致伤辍学的往事;想起了为逃避日寇从山东流亡至兰州的苦难经历……“毛主席的宣告和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也是我日夜期盼和为之奋斗的。”

五星红旗升起之后,紧接着是阅兵和分列式,“天空上受阅战机盘旋,地面上坦克方队轰鸣”,回忆当时的盛况,王超印象最深的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20兵团199师担负的受阅方队,当军旗车“功臣号”坦克行驶到金水桥前时,随着领队的李水清师长的一声洪亮的口令“正步走”,军旗手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军旗下倾45度角向天安门城楼致敬,同时2000名受阅将士也向右摆头45度,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天安门,2000人的脚步像敲着一个鼓点,铿锵有力地震撼着天安门广场,也振奋着全体中国人的心,他们的英姿展现了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无畏无惧的英雄形象。

当天晚上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正阳门外,一声轰响,多姿多彩的礼花射向夜空,聚在天安门前的群众向着天安门城楼欢呼挥手不肯离去。“9点20分周总理向群众高喊:‘同志们辛苦了,大会结束了!’毛主席与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也缓步走向天安门城楼东端向群众挥手致意,又折回到城楼西端不断地挥帽致意然后走下城楼,人们才逐渐散去。”

离休前,王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二系副主任,1987年3月离休。“新中国成立71年,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开国大典的一幕幕,激励着每个中国人,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进。”王老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

通讯员 缪锦蓉 陈晨

双节并至,老战士追忆往事

家国同庆,最是感恩时刻

家国同庆,家国共缘。今年中秋与国庆相遇,个人、家庭、国家,在这一天紧密结合在一起。

昨天,记者采访了部分老战士,听他们讲述当年战斗经历和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慨祖国和南京发生的沧桑巨变。

91岁何安世:“有了国家的强大,才有现在的幸福晚年生活”

何安世,1929年出生,今年已91岁高龄,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在欧葆庭仙林国际颐养中心,抚摸着胸前的纪念章,老人回忆起71年前那段血与火的经历时,至今仍激动不已。

何安世回忆,1938年,侵华日军攻打家乡临沂,在县城一路扫荡烧杀,大家匆忙逃难。同年,18岁的大姐参加了抗日,成为党员,二姐参军以后随部队到了东北。作为抗日家属,家里每月能享受30斤小米的补贴。1942年,家乡的抗日政府成立了沭海中学,抗日家属可以去沭海中学上学,他就报了名,离开家去赣榆上学。后来,日军频繁扫荡,不久他参加了八路军,分配到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卫生训练队。

老人动情地说,战场上枪弹无眼,但是战友们对他爱护有加,连长常说:“我们就你一个卫生员,你要护理、抢救我们的伤员,如果你受伤或者牺牲了,我们的伤员怎么办?你是我们的保障!”

1945年的一场战斗让老人记忆犹新。“我们去石湖车站准备接受日军投降,但是他们不投降,然后就开始向我们射击。” 何安世清楚地记得,敌人约有一个排的人数,装备很好,有两挺机关枪、一门迫击炮。当时他在第一包扎所,其实是在一个牛棚里,牛棚前有个食槽,一发炮弹打在食槽上,食槽炸了,接着一发炮弹打在牛棚右边,又一发打在左边,幸好没有打中牛棚。他幸运地与死亡擦肩而过。

“我的大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在1943年的一次对日战斗中,壮烈牺牲。”老人一边讲述,一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从1943年参军,何安世在部队待了12年,从一名卫生员,到调剂员、司药、司药长,后来在医院任药剂主任,直到1955年转业。1958年,29岁的何安世进入南京药学院(现在的中国药科大学)上学、工作直至离休。

“祖国的辉煌,在于每个人都在闪耀自己的光,胸前的这枚纪念章就是最美‘饰品’。如今,有了国家的强大,才有现在这样的幸福晚年生活!” 何安世感慨道。

86岁周惠生:爱好摄影,见证南京城市的变迁

周惠生,1934年出生,1949年入伍,曾参加苏南太湖地区剿匪战斗。“我很庆幸参加了解放军,现在生活在南京城,已经很知足了。” 在江苏省军区第16干休所,周惠生老战士对记者说。

作为徐州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周惠生一生见过不少生死,但老人并没有主动谈这些,而是跟记者聊起了离休后的生活。和其他老人一样,现在能过着颐养天年的生活,老人觉得很知足。

周惠生老人现在的爱好就是摄影,家中摆满了摄影作品。老人也是南京市老年摄影家协会、南京市摄影家协会的成员,其摄影作品《秦淮夜色胜天堂》,曾被各大媒体采用。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老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夫人一次国庆节当天在玄武湖游玩的照片被用在了摄影展上。

“这是2006年国庆节当天来南京游玩时,正好碰上玄武湖组织老人九九重阳免费游园会,和老伴一起骑着自行车逛逛。后来才知道被记者拍下来了。” 周惠生回忆道。

记者看到,照片中周惠生和他的老伴笑容满面地骑着游览车在玄武湖公园的大道上,巧的是画面中还有一对青春靓丽的情侣羡慕地望向这对执手偕老的白发伉俪。

同是异乡游客的白发伉俪和少年情侣,就这样在镜头中成了南京玄武湖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如今,86岁的周惠生虽年事已高,但笑容和照片里的一模一样,一旁的老伴虽然早已掉光了一排牙齿,仍然笑容可掬,陪伴在老人身边。

“71年的历史变迁,我们这代人从战火中走来,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经历过艰苦的岁月,随着新中国一同成长,共同见证着如今的繁荣富强。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些年拍了大量摄影作品,见证南京城市的变迁,我很自豪。”周惠生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马道军

高档断桥铝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