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超级空中堡垒,是如何成为中美苏都曾装备的战略轰炸机

二战名机B-29是一款美国研制的四发螺旋桨战略轰炸机,也是二战最大型的战略轰炸机,由于集成了各种高新技术及武器装备又被称之为“史上最强轰炸机”。同时延续B-17“飞行堡垒”的命名模式,又多了一个“超级空中堡垒”的绰号。人如其名飞机也一样B-29最大航程可达60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574千米/小时、可以在万米高空巡航,还是首款依靠遥控自卫武器并应用火控系统和全增压设计轰炸机。

1940年开始研制,1943年首飞并服役,美国陆军航空兵原计划在英国沦陷之后将B-29投入对德国轰炸,并称之为半球防卫武器(航程不足相当于现代全球战略打击减半)。下图是编号41-0021的第一架XB-29超级空中保垒。

XB-29 编号41-0021 第一架空中保垒

XB-29三视图

1943年,B-29轰炸机服役后开始其震撼力十足的征战生涯,更是通过对日本高强度的战略轰炸以及空投原子弹为外界所熟知。携带9吨弹药特别是燃烧弹低空轰炸,对于防空火力贫弱、木质结构房屋众多的日本而言是灾难性的。1945年3月10日东京大轰炸可能是人类历史堪比核武破坏性的空袭,300多架B-29投下约2千吨燃烧弹,东京约1/4被夷为平地,近10万人死亡,26.7万幢建筑付之一炬,B-29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战期间所有扔到日本本土的炸弹中,由B-29所投放的炸弹占总量的91%,至少有33万日本平民在空袭中丧生。作为二战最杰出的轰炸机很完美的完成了:让战火在帝国领土上完成,加速了日本帝国灭亡的任务。

战略轰炸

B-29机群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让日本军工产能、物质补给急速下降,战争潜力基本消耗殆尽。紧随其后B-29空投两颗原子弹不让日本有任何喘息之机,直接促成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空投原子弹

战后随着喷气式时代势不可挡的到来,完成历史使命的B-29由重型战略轰炸机退居二线成为中型轰炸机,主打任务由B-36、B-47轰炸机开始接班代劳,截止1960年6月21日B-29全部完成退役。这期间有个小插曲,1952年9月20日一架B-29在我国领空执行侦察任务时被击落于长江口,成为我国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的首架入侵外军战机。不过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这款机型的仿制品也将入役我军并发挥出巨大作用。

B-29战略轰炸机

回到正题就是这么一款战略级大杀器却先后服役于美国、苏联以及中国,大家千万别惊讶,按道理指望美国人出售B-29战略轰炸机给中苏两国是不可能的。但是战争期间意外无处不在,正常途径拿不到就得换个思路想办法,老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作为关键中间环节的苏联人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苏联作为B-29传翻中最重要的一环早就对该机羡慕不已,虽然到了1944年-1945年间苏联空中力量规模早就超过德军,成为二战中最具威力的空中战术力量。大家注意是“战术力量”,此时的苏联拥有15000多架各型战机,但却不具备关键的战略打击能力,按照美国的分析苏联此时仅有32架性能老旧的Pe-8四发重型轰炸机。这款最大飞行速度44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700千米、以及4吨载弹量的轰炸机和B-29相比确实不是一个档次,所以苏联眼红B-29也是再正常不过。

Pe-8四发重型轰炸机

长期受到重型战略轰炸能力不足限制的苏联,早在1943年7月19日就根据事先获得情报向美国提出能否向苏联提供B-29轰炸机,当然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碰了一鼻子灰的苏联人并不死心,多次根据《租借法案》请求美方提供B-29战略轰炸机,毫无意外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行。其实拍拍脑门就明白的道理,虽然美苏两国在二战期间是盟友关系,但是苏联作为美国的潜在对手战争期间各取所需,战争都快结束了一拍两散还差不多谁还有空管你。

但是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虽然苏联在台面上公开向美国请求援助无果,但在私底下其实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多架B-29战略轰炸机。由于美军大规模轰炸日本B-29如果出现受伤以及燃油耗尽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选择就近迫降苏联基地,正是这种客观使利性给了苏联更多的机会。截止1945年8月,苏联通过各种方式一共获得3架完整的B-29以及两架战机残骸。

第一架完整B-29(编号42-6256)于1944年7月29日迫降苏联海参崴,当时由美国飞行员执行轰炸东北日军任务返航时发生故障只能转向苏联迫降。苏联则根据“苏日中立条约”随便找个理由连人带机都给扣了,这架B-29就是编号42-6256的“不刮胡子的流浪汉”号,这个漫画造型不错在苏联期间得到保留。

编号42-6256“不刮胡子的流浪汉”号

编号42-6256“不刮胡子的流浪汉”号

1944年11月17日,第二架完整B-29编号42-6365“阿诺德上将”号轰炸日本时被闪电击中受损,迫降苏联机场。

1944年11月21日,第三架完整B-29编号42-6358"顶好"号轰炸日本时遭遇战斗机拦截,被击伤后迫降苏联机场。

编号42-6358"顶好"号

编号42-6358"顶好"号

对于这些天赐良“机”苏联照单全收,机组人员请随意可以自由回家但B-29必须得留下作客,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库兹涅佐夫元帅全权负责B-29轰炸机的测试、技术分析工作。1945年1月9日,苏联飞行员根据英俄词典对照说明终于将B-29飞上蓝天,经过多轮试飞分析后向苏联高层递送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报告。内容大致是这样的:B-29轰炸机相当先进,机上使用的轻型铝合金、飞行员增压舱、遥控航炮、大功率引擎、诺顿轰炸观察仪、以及航电设备等都远超苏联航空技术水平。有了这份报告的加持,更加坚定了苏联仿制B-29并建立起自主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决心。

1945年6月22日,苏联正式启动代号“B-4/产品R”的四发战略轰炸机计划也就是图-4(仿制B-29,为方便阅读下面统称为图-4),为保证图-4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取消了1945年1月才启动的自制远程轰炸机项目(64计划)。同时任命该计划总工程师图波列夫为图-4项目总工程师,三架完整的B-29轰炸机一架用于拆解测绘(编号42-6365)、一架用于参考(编号42-6358)、一架用于测试包括ASH-73TK发动机(编号42-6256)。

被拆解的42-6365号B-29轰炸机

在斯大林的高度关心下,苏联航空工业开始了压力山大的测绘、仿制过程。由于复制品必须和原型一模一样,拆解下来的每个零部件都要经过测量和照相以便仿制时使用,特别是对于仪表和控制系统更是小心翼翼,无数的线路都需要贴标编号并记录在案。复制工程量确实相当大,B-29部件总计有105000个,需要绘制40万份草图,而且美国工艺技术标准和苏联不同造成绝对让科研人员发疯。例如美国采用英制单位而苏联采用公制单位、原有机体强度达不到苏联标准需要改进,再比如B-29标准铝合金厚度为十六分之一英寸(1.5875毫米),当时苏联无法生产这么薄的铝合金。

图-4三视图

问题虽然很多,不过图波列夫都想尽办法给予很好的解决,最终成型的图-4重量仅比B-29增重约1%(340千克)。虽然是“复制品”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图波列夫并不生搬硬套而是在苏联实力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了性能上的提升。

一、更换发动机

B-29轰炸机标配R-3350发动机,可以产生2200马力,而苏联则采有了自行设计的ASH-73K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可达2400马力。动力更强的发动机赋予了图-4更远的航程、更快的速度,以及美国人惊呆的下巴。

ASH-73K发动机

二、用机炮代替机枪

图-4将B-29所有炮塔上的12.7毫米口径机枪都更换为23毫米机炮,这和苏联重视火力的传统相承(包括后来米格-15/17等都采用23毫米机炮),可以在空中形成火力优势对于战斗机而言只要命中一发,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取代12.7毫米机枪的23毫米机炮

1947年,苏联生产出第一架图-4并于同年5月19日进行了首飞,图-4没有制造原型机直接批次量产,在当年就生产了22架其中两架在试飞中起火坠毁。整体来说图-4项目仿制的相当成功,苏联的短期内拥有了自主制造的战略轰炸机终于可以和美国叫板,至于仿制过程产生的小毛小病慢慢再改不急。

第一架图-4战略轰炸机

1947年8月,图-4战略轰炸机在苏联航空节上首次公开亮相,在西方各国驻苏联武官眼皮下3架图-4轰炸机从300米空中飞过。由于两者完全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西方一致认为这些可能就是失踪的美国B-29轰炸机从而引发新闻热议,谁也没想到苏联居然逆向仿制出来了。

3架图-4首次公开亮相

1948年起,图-4作为新型战略轰炸机已经开始进入部队服役测试,此后更多的图-4开始参加各类活动公开进行亮相展现肌肉。看下图是不是有点美国战略轰炸的即视感,没办法好东西就值的炫!

更多的图-4公开亮相

1948年从图-4轰炸机正式服役开始算,到了1950年苏联已经拥有9个战略轰炸机团,北约给图-4取个了“公牛”的绰号,虽然起步较美国更晚但至少在短期内让苏联拥有了战略轰炸能力。图-4的出现让美苏在随后的核威慑时代出现了神奇的战略平衡,也间接促成了二战后世界局势的稳定,只是不知道美国人对于这款仿自B-29的公牛心里会作何感想,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送了还能赚个人情!

急速生产的图-4机群

在拥有图-4这个大平台之后,苏联将它应用于空投原子弹成为战略核打击空基力量,还在图-4基础上发展出了空中加油型、运输型等。基至在空射导弹蓬勃发展的时代,成为KS-1“慧星”巡航导弹(可以携带常规/核弹头)的发射平台,不过随着喷气式图-16的到来公牛最终成了历史过渡期产物结束其短暂的服役生涯。

空中加油型

图-4为米格-15空中加油

挂载两枚KS-1“慧星”巡航导弹的图-4轰炸机,成为第一代空射巡航导弹平台。

空中发射平台

苏联总共制造了1200架图-4战略轰炸机,于上世纪50-60年代分别在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先后退役,替代机型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图-16中程轰炸机(轰-6原型)。镜头再次切换到中国,1949年底中国航空代表团访苏谈判航空援助时,苏联答应将12架图-4轰炸机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当时中方称之为杜-4),正式接收之前中方派出人员进行装备熟悉。前面提到我国曾击落一架入侵领空的B-29轰炸机,没想到两者缘份不浅作为B-29的仿制品图-4即将为我所用。

1953年3月,这批图-4在苏联机组人员驾驶下飞赴石家庄移交中方,中方精挑细选了一批空、地勤人员组成“独立第4团”使用这批轰炸机(其中两架调出特殊用途未列入编制)。该团共3个大队每队3架轰炸机,另一架作为团长专机使用,在集训一年后于1954年驻防北京南苑机场,并于当年国庆5周年时参加检阅。

独立第4团图-4战略轰炸机涂装样式。

图-4轰炸机

图-4轰炸机

空地一体,在坦克方阵通过时空中出现了图-4战略轰炸机的身影,这也是我国战略轰炸机第一次公开亮相。

阅兵中的图-4轰炸机

米格-15歼击机和图-4战略轰炸机混合编队接受检阅,两种机型正处于两个时代的过渡阶段,图-4在当时的空军中绝对是宝贝般的存在。

图-4和米格-15接受检阅

成军后的图-4战略轰炸机绝不限于展示用途,在装备空军后曾多次参与实战。包括:上世纪50年代末期用于西南地区平叛作战,主要执行轰炸、空投补给和投放照明弹等任务。随后在60年代中印边境反击战中执行巡逻警戒和远程侦察任务,因为慑于图-4远程战略打击能力,印军担心遭到报复而下令绝不能出动战机攻击,好东西就是这样战略威慑往往就在不经意中得到释放。

同期图-4轰炸机由于机体空间大、滞空时间长,还担负起在广袤国土上的夜间防空任务。由于当时歼-5甲夜间战斗力性能有限,图-4就以自身装备雷达、探照灯和照明弹进行目标发现指示,配合歼-5甲攻击来犯的P-2V、RB-57电子侦察机以及飘空侦察气球等。为此空军还改装了两架图-4,将机头下方炮塔机枪拆除装上一盏强光柱探照灯,能够追踪照射1000米以内的低空敌机目标。照片反正是找不到了,拿一款二战期间“利”式探照灯反潜作战效果图仅供参考,反正原理上差不多。

“利”式探照灯反潜作战效果图

除了执行各项战备任务外,对于图-4这么好的一个大平台科研人员自然不能放过。图-4作为当时空军唯一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无人机母机、空中预警机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平台作用,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航空工业开启了超强的动手改装能力,一张图-4进化史让大家清楚了解。

图-4进化史

这里面有两款比较重要的改装机型分别是无人机母机、空中预警机,上世纪60年代图-4首先改装成无人机母机,携带两架苏制拉-17无人机。一切都是原装引进,还是以苏式装备为主,首次拥有了空中无人机侦察平台。

拉-17无人机母机

在上世纪60年代国土防空作战中,歼-6频频击落美制“火蜂”无人机并多次获得较完整样本,随后仿制出长虹-1/无侦-5无人机,参考美国作法将无人机挂载到改装后的图-4轰炸机上。两者相结合使我国获得远程战略侦察能力,对于后续的运-8E无人机母机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积累。

无侦-5无人机母机

运-8E投放长虹-1无人机效果图

图-4真正战略级应用是改装为空中预警机,1969年9月以图-4为载机平台开始研制预警机,代号“926飞机”。将飞机中段改为雷达舱,装备了小型843型测高雷达和多普勒导航系统、另外还包括领航计算机、坐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为了应对改装引起的气动变化和重量的增加,将原装ASH-73TK活塞发动机换成涡桨-6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整机功率增大67%以达到设计要求。

1971年6月10日,“926飞机”在陕西武功首飞成功并被命名为“空警一号”,以图-4为平台改装的预警机也成为我国第一架空中预警机。

空警一号

空警一号多次模似测试性能如下:一、对图-16(轰-6)中高空模拟探测距离可达300-350公里;二、对安-24(运-7)海上低空模拟探测距离可达250公里;三、对海上大型猎潜艇类目标探测距离可达300公里。整体性能并不输于同期各国预警机,只不过由于电子技术水平太落后雷达性能一直无法满足作战要求,虽然最终下马但积累的经验最终在国产预警机上得到继承、借鉴和应用。

空警一号

B-29战略轰炸机作为二战传奇之一,1943年开始在美军作为战略轰炸主力机型服役,为二战的结束立下汗马功劳。随后又自动送上门由苏联以图-4的形态发扬光大,一款以战略打击为首要任务的机型反而成了冷战开启前期美苏核平衡的关键,为世界和平带来保障。世事无常,转眼之间曾击落B-29的中国同样获得图-4轰炸机,在国土防空、科研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平台作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正式结束其服役生涯。

高档别墅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