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F35隐形战机即使“生锈”了,也没啥关系

翻看网页看到美国海军发布了一批“卡尔·文森”号的高精度照片,不少媒体、自媒体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始热炒F-35C机体生锈、美帝药丸。

本文首发“温哥华的鱼”,作者授权推送

看着还挺像,又是铁锈又是划痕的,不过和“声呐无铜”是P上去的一样,“蒙皮生锈”一说也不成立。我们不喜欢F-35C在南海转来转去,但也不能睁眼说瞎话嘛。

> “无暇”号音响测定舰原图

> 媒体P图

说蒙皮生锈的显然并不了解F-35系列的材料构成,下图是JSF项目办公室公布的结构材料分布图:蓝色是铝合金,主要用作在机身内部的承力框架,C型占33.4%;绿色是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Epoxy),用在前机身和进气道蒙皮,C型占15.1%;黄色是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BMI),用在后机身和机翼蒙皮,C型占20%;灰色是钛合金,用在发动机舱的高温部位,C型占25.4%。

右下大图是机翼总成(也就是照片上“生锈”部位)的材料构成,表面蒙皮全部是黄色的BMI,蒙皮底下的承力机框为钛合金和铝合金混合结构(见下图)。

再来看另外一张图,这张表里出现了黑色的钢材,也就是F-35C上唯一可能生锈的结构材料,在外表和机身框架上都看不到。

三个型号中钢材使用比例最高的C型也只有16.9%,A型为11.6%,B型为11.3%。这个差异是因为钢材主要用于锻造成型的起落架,航母弹射起飞、阻拦降落的C型起落架受力条件恶劣,比另外两个型号要粗壮很多。

再看和F-35C一同部署在“卡尔·文森”上的F-18E,材料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铝合金31%(前机身、边条、副翼等)、钛合金21%、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19%(蒙皮)、其它15%(有机玻璃、橡胶等)和钢材14%(起落架)。

这些机体材料的基本属性、使用环境都和F-35C相同,只是比例不同。F-18E/F从1995年起已经服役了27年,蒙皮可能会比较脏但从来没见过有这样的锈迹出现。

如果说F-35是一架不会生锈的飞机,那这些铁锈色又是什么呢?F-35C和F-18E蒙皮的一大差异就是隐身涂料,它的配方严格保密,但吸波涂层中肯定含有铁元素。“卡尔·文森”号出航近6个月,蒙皮和涂料在高盐度海风吹袭下逐渐氧化变色,这属于正常现象。洛马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隐身涂层的退化问题,留有冗余度,如果涂料表面没有开裂剥落并不一定会影响隐身性能。

五代机的隐身性能是通过特定外型(平行原则)、结构优化(S型进气道、内置弹舱)、表面处理(锯齿边缘、柔性蒙皮)和隐身涂料等各种措施综合实现的,其中隐身涂料的影响最小,这也是为什么不少F-22蒙皮斑驳还在执行战备任务的原因。

> 2019年Oshkosh航展上隐身涂层大面积剥落的F-22

2018年澳大利亚空军接收F-35A后就爆出机体腐蚀问题,严重到“每架次飞行后都会出现涂层剥落”。美国空军在此之前也发现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F-35A在碳纤维外部面板和铝合金机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因为缺乏保护涂层而产生腐蚀现象。不过这些晶间腐蚀涉及的都是AA 7085铝合金材料,和机上的钢材无关,也不是锈蚀。

> 威廉城空军基地机库内的澳大利亚F-35A,为解决腐蚀问题计划安装空调设备

事实上“锈迹”问题也不是这次“卡尔·文森”号部署才第一次出现。2020年4月9日“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在菲律宾海部署时的公开照片上就能看到,F-35B的机体表面包括升力风扇上盖和平尾都有类似的“锈迹”,但是美国海军和陆战队似乎并不在意。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断桥铝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