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上海市中心90岁的老建筑,正迎来一次“重生”2、品质提升“添彩”,安全舒心“加码”3、智造“高精尖” 西夏墅用匠心锻造一把好刀
上海市中心90岁的老建筑,正迎来一次“重生”
黄浦区金坛路35弄集贤邨,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上海新式石库门建筑的典型实例,与周边成片的优秀建筑一起完整地保留了近代上海建筑风格发展的历史风貌。
历经近百年风雨、几代住户,这些老建筑难免蒙上岁月的痕迹。前两年,黄浦区启动了对集贤邨的修缮工作,在兼顾保护建筑历史价值和照顾居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完成了43幢楼房的修缮。近日,因产权原因未能赶上首轮修缮的21号楼,也开始修缮,工程即将收尾。
“1933年至今,集贤邨见证了老上海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是这场变迁的参与者。”黄浦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次集贤邨的修缮,也将延续这段历史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精神和物质遗产。”
居民迫切需求必须解决
记者了解到,集贤邨的修缮包括对房屋外立面、建筑内部的全项目大修,以及对小区道路、架空线、排水系统、绿化重新设计修理改造。
居民老孙回忆,以前一下大雨,小区主路就会积水。修缮后,正逢夏日台风天,路上却一点都没积水,邻居们都交口称赞修缮工程。
然而,21号楼迟迟没能修缮。黄浦区房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栋楼与其他楼房不同,属于仁济医院的产权楼,并非公房,政府无权直接对其进行改造。
本文图片均 胡幸阳 摄
老房子年久失修,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屋顶漏水,走廊杂乱,公用厕所也不方便。”家住二楼的李文俊说,“前一阵,还有居民被屋顶落下来的东西砸到。”
为了解决居民的迫切需求,黄浦区房管局协调多方,最后由产权方提出申请,经讨论、评估后,申请专项资金,叠加仁济医院维修资金,委托南房集团对该楼房进行修缮。
记者随李文俊走进21号楼。工人们还在一层作业,二、三层则已修缮完毕。走廊亮堂、宽敞,厨房整齐划一,厕所也焕然一新。
修缮后的厨房与卫生间。
“原来,走廊里光线不好,大家自己搭的灶台、接的电线也乱七八糟的,难看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李文俊说,“修整起来真不容易。我眼看着师傅理那些蜘蛛网一样的线,理了两个月,能入墙的统统入墙,不能入墙的也贴着墙壁进了线管。”
李文俊102岁高龄的老父亲也住在楼里。年事已高的老爷子没法到每层楼的公共厕所如厕,只能用痰盂。此次修缮,施工方还特意为老爷子在房里安了个抽水马桶,解决了老人的烦恼。
还原记忆里那幢老房子
解决民生需求的同时,黄浦区还非常重视对历史风貌的还原。记者在21号楼外墙看到,有两列砖还没砌上,询问下来得知,这种砖头是要专门烧制的“泰山砖”,宁缺毋滥,正在等下一批到货。
“修旧如旧”——这是南房物业所提出的对历史建筑修缮的要求。一片拉毛墙面修缮,就要经过清水冲洗浮灰、涂刷脱漆剂、压力水枪冲刷、局部人工铲除、砂浆修复基层、刷两遍界面剂、天然水硬石灰抹灰料、手工做拉毛墙面8个步骤。一扇被水泡烂了的很少使用的后门,也要请技艺高超的木匠师傅按原风格手工修复。
楼里还有很多老木窗,损坏后,居民自行换成了铝合金窗户,但也已老化失修,每逢刮风下雨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此次修缮,施工方还将这些窗户统一改换成木窗式样、铝合金内里的双层玻璃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貌的同时,还兼顾了实用性,甚至加强了隔音、隔热的效果,真正做到了“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李文俊是20世纪50年代搬进集贤邨21号的,当时只有10岁。六十多年过去了,这次修缮让他重新看到了记忆里的那幢现代派风格的新式里弄住宅。他激动地说:“现在这幢房子,甚至比我刚搬来时的样子更新、更好。”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遗存
集贤邨修缮是黄浦区近年来加快推动历史建筑修缮更新工作的一个缩影。黄浦区房管局坚持风貌保护与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相结合,今年在总体筹谋方面牵头编制了《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在建章立制方面牵头起草了《加强历史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办法》;在管理方式上创新提出了《优秀历史建筑日常管理导则》以及“小、微”装饰装修随申办App的“拇指办事大厅”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南昌路新式里弄聚集区近期刚完成风貌整体提升,其沿线历史建筑修缮工程分为房屋保护型修缮、弄堂环境改善和周边区域整体提升三个部分。自2018年开始,黄浦区房管局会同瑞金二路街道着手筹谋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量体裁衣,精耕细作”的精细化修缮方案,保护性修缮方案在反复磨合中,历时一年才正式开工。
按照保护建筑修缮原则,应当考证建筑的历史样貌,遵循“原真性”原则。在南昌路136弄的修缮过程中,历史图纸显示沿街的围墙足有2米多高,水刷石材质粗细不均,质感饱满,而在高墙后面,则是一楼一院,每一栋建筑的出入口外都有一个庭院,十分优雅静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庭院被封堵搭建,高墙被肆意涂刷,早已无法找到当年的风采。
为了遵循保护建筑修缮原则,一场“围墙革命”即将开展。然而商户会因改建损失了营业面积,自然不愿答应。工作人员屡次上门沟通,并提出了高墙矮砌、亮灯造景的方案,商户们才开始响应,甚至通过自发成立的商户联盟,自行参与设计。
最后,效果图终于落地,实现了政府与商户的合作共赢:在保护修缮中坚守初心,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恢复;在环境提升中互换真心,换位思考商户的实际需求,最终换来了共建共享的成果。
历史风貌保护修缮工作任重道远。今年,黄浦区房管局启动了约10万平方米历史建筑修缮计划,通过构建综合性、区域性、一体化的修缮新思路,将南昌路修缮成果进行复制推广,争取打造黄浦修缮新样板。
黄浦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不可复制的历史遗存,不断探索具有上海特色、彰显黄浦优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新路径。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胡幸阳 题图来源:黄浦区
图片摄影:胡幸阳
来源:作者:胡幸阳
品质提升“添彩”,安全舒心“加码”
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黄浦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党支部以“圆梦·安居”党建品牌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一个支部一件实事”,组织党员们深入项目开展实地走访,到居民身边倾听心声和诉求,聚焦保障性住房租户的急难愁盼,升级更新硬件,消除安全隐患,以“一件实事”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质效。
保障房里的“微更新”
听民声方能知民情,懂民意方能解民需。党支部通过广泛征集群众需求,把准租户之需、紧扣民生之本,以基础设施改造回应租户之盼。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走访过程中,中华苑内有租户表达了家中玻璃窗窗框脱胶,夏日蚊虫较多,晾衣架位置不够等问题,希望能尽快解决的诉求和期盼。
这些诉求是租户迫在眉睫的需求,然而这些更换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向整栋楼宇租户挨家挨户征询建议,更需要制定符合中华苑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及落实相关费用。
为了尽快化解租户们的烦心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联建平台作用,主动联系黄浦公租房公司进行协商,通过多次讨论研究,共同制定出了符合租户实际需求的更换初步方案,供居民参考。
广泛听取优化意见
为了工作能真正做进群众“心坎里”,初步方案形成后,及时向所有涉及的租户进行意见征询,最终根据租户意见征询结果,决定安装铝合金门窗、加装纱窗、增添晾衣架。
针对租户提出的优化建议,支部党员也一一记录。委托物业公司派专业维修团队对楼宇的公共窗户进行统一排查,并及时对发现的隐患和租户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维修保养。
推动项目做细做实
施工期间,党员干部们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协助黄浦公租房公司共同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从项目报价,到实地检修,再到收集反馈,党支部全过程参与,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询问施工进度,对每一处细节都反复确认,及时反映群众的相关诉求,并督促维修团队解决落实。
截至目前,已为59户租户安装铝合金门窗,68户租户加装纱窗、18户租户增添晾衣架。
下一步,黄浦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党支部将持续深入推进“一个支部一件实事”工作,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摸清、摸准群众需求,让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以优质高效服务带动保障性住房工作水平提升。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智造“高精尖” 西夏墅用匠心锻造一把好刀
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
上世纪60年代,一把刀具的出现改变了一个小镇——西夏墅镇,其整体硬质合金切削刀工具制造产业,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工具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现代科技时代,更应寻回正在遗失的‘匠人精神’。”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党委书记姜浩认为,“工匠精神”已经润透到社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以西夏墅工具为例,小小工具使严谨的制造力与澎湃的创造力凝聚成了强大合力,工具不仅成为了西夏墅的靓丽名片,更是西夏墅人的梦想。
如今,在西夏墅镇,一幅“工具智造小镇”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西夏墅工具产品在全国市场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一把刀具,智造出一个工具名镇
西夏墅镇北枕长江,南靠大运河,是常州市“中轴崛起”城市战略区域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全国闻名的“中国工具名镇”。
西夏墅最早的一把刀具,要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1964年,西夏墅人王坤生,在上海某国企退休后回家乡颐养天年,老先生在上海见多识广,又有技术在手,在闲聊中引发了为家乡做些事情的念头,于是由珠墅跑供销的村民张连生牵头筹建,组织了几个村民,靠五只电机、两根轴、几张铁皮、两个水泥墩,在原西夏墅珠墅大队,办起了常武地区最早的硬质合金刃具厂“珠墅硬质厂”,开始了最原始的钨钢刀具加工,播下了西夏墅刀工具产业的第一粒种子。
金属切割刀具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别说硬质合金棒材,就连硬质合金的块料也买不到,只能利用钢厂拉拔钢棒的模具废料,用土办法切割成长方条。就是这样一群丝毫不懂技术的农民在老师傅的带领下,走出了西夏墅刀具产业的第一步。
进入80年代,国外先进刀具产品和加工技术开始进入中国,西夏墅人以睿智的目光瞄准可转位刀具机械化生产。1981年,西夏墅的刀具制造条件得到改善,加工机床逐步替代了纯手工操作。西夏墅人用产品换产品的方法,换来了5台普通加工机床设备,进行可转位刀具的生产。两年后,西夏墅乡池上村的金胜利创办了西夏墅刀具厂(村办),并聘请著名刀具专家、行家担任顾问,厂固定资产达到540万元,成为乡村工业中一颗闪亮明星。
90年代,小型作坊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现了西夏墅刀具行业的第一次裂变。1997年西夏墅有了第一台数控铣床,随后几年,数控设备开始逐渐替代原来的普通加工机床。与此同时,西夏墅的专用刀具和高精度刀具开始在业内形成一定的竞争力,产品开始进入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等行业。
这一时期,西夏墅刀具在全国初具影响,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在不断增大,一批批供销人员脱颖而出,一批批技术骨干初具水平,一批批与硬质合金刀具行业关联的材料供应商、配套商等陆续进驻西夏墅。工具研究所、五金工具厂、特种刃具厂、航空刃具厂等一大批硬质合金专业工具厂逐步崛起,从业人员达到2000余人,刀具销售额也达到1亿多元。
进入新世纪后,西夏墅人再次进行技术革新,尤其在技改投入、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新品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可转位”刀具为拳头产品的西夏墅刀具产业实现了第二次提速。
2007年,西夏墅相继成立了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常州西夏墅工具协会,还成功创建了江苏省机械零部件和刀具产品检测中心,建成省级工具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成立了江苏省刀具产品技术标准委员会。
截止目前,西夏墅刀工具行业已实现量质并举,企业数量已达千余家,产品质量正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从IT行业向汽车、医疗器械、航空等高端领域进发。2010年10月,西夏墅镇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具名镇”称号。2015年刀工具产业实现总产值16.1亿元,销售超千万刀工具企业达30家。西夏墅生产的工具产品在全国市场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精雕细琢追求极致
不忘初心,五十年专注成就今天
西夏墅不是在工业时代的冲击下留住了“工匠精神”,而是工业时代的竞争培育了“工匠精神”。
走进西夏墅天墅航空工具有限公司的小楼里,扑面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怀旧气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正在三楼办公室里认真浏览着公司的报表。他叫金汉龙,说起他的名字,西夏墅刀具行业无人不晓,他是西夏墅刀具行业的元老级人物,也是目前西夏墅刀具企业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搞刀具,金汉龙专注一生。20岁时,他进入了西夏墅一带唯一的硬质合金仪器配件厂工作。1985年,金汉龙通过业务关系,找到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的刀具采购员和工具车间主任,提出希望得到对方扶持到西夏墅来办厂。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的厂长非常开通,当年,位于西夏墅镇镇中路8号的西夏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刀具厂——“上海航空发动机厂武进刃具分厂”成立了。
跟大多数中国的乡镇企业一样,金汉龙领导的这家刃具厂,对促进当时乡村经济繁荣和西夏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刃具厂先后经历了两次改制,股权改革后的刃具厂演变为今天的天墅航空工具有限公司,地方仍在原址,厂长依然是金汉龙。在共同经历这段历史的老一代西夏墅人眼里,金汉龙带领的这家厂成为培养如今刀具行业骨干的“黄埔军校”,在技改投入、产品开发、人才培养、产品建设等方面为西夏墅工具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直到今天,我这里的订单还有很多是合作了几十年的老客户,专注是西夏墅刀具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73岁的金汉龙没有退休的打算,只要身体健康,他仍然心无旁骛地经营好这家老厂。凭着对刀工具精益求精的专注追求,金汉龙50年如一日地坚定前行。
位于西夏墅镇东大街121号的西夏墅工具研究所,建于上世纪80年代,婆娑光影下的小楼见证了时代变迁。
常州西夏墅工具协会名誉会长,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戚元平,在这栋小楼里工作了30年,他是西夏墅工具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亦是西夏墅刀具行业另一位重要人物。
30年前,面对经营状况惨淡的村办小厂,戚元平和同事金胜利整天盘算着如何把企业搞活。一次去扬州冶金机械厂参会,戚元平认识了北京第二工业大学陈章燕教授,被西夏墅人的诚意打动,陈教授南下至此,为镇里的知识青年开起了技术培训课。“办企业首先是人!”戚元平说,厂里技术人才走出去做老板的六七十个人,好多都是那时候培养出来的。
“可转位刀具是我们厂第一个开始搞的,当时全国很轰动。”“马钢里有不少技术人员非常喜欢和我们研究刀具,齐齐哈尔的赵书哲为西夏墅设计了第一个CAD,上海工具厂有一个退休技术人员被我们聘来了……”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戚元平说,直到现在,有些个别的刀比如汽轮机上的,还只有西夏墅能生产。
让外国人弃进口改用中国制造,这让戚元平最为自豪。八年前,一家外资企业碰到一个机件问题需要特殊刀具解决,一般购买的德国刀要两个月才能到货。可是交货时间紧,几经辗转找到了西夏墅工具研究所,西夏墅把问题完美解决,避免了那家外资企业的经济损失。几年前,江宁一家注塑机出口的德资企业,也是遇到快要逾期交不出货的问题,眼看面临巨额罚款,找到西夏墅。西夏墅的工程师现场看过后,答应5天解决,保证不影响对方交货日期。最后,不仅拿出了加工方式合理的刀具,而且只开了进口刀具六分之一的价格。德国籍的负责人当时对采购部下了一个命令:今后所用的刀具统统到西夏墅采购。
“一把刀,能不能做,用什么参数什么材料做,保证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西夏墅刀具人往往到眼就有数,这是一本日积月累的心经呀。”戚元平说这就是西夏墅的底气。
“从微山湖路到浦河这条街,大多数都是实力相当的工具制造型企业。”常州西夏墅工具协会会长、常州创伟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恽华琪说,当年社办刀具厂里的14个业务员出来开了11个工厂,个个都是西夏墅响当当的企业。如今在西夏墅,有营业执照的刀具企业就有1000多家,镇内多家企业为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中航工业、比亚迪、富士康等全国知名企业提供硬质合金切削刀具配套。在中国有这么多刀具企业集聚的,只有西夏墅。
专精尖,匠人之心书写特色之路
西夏墅刀工具产业从业人数近2万人,已经成为富民主导产业。这里有历经时代沧桑变化的老刀具人,有殚精竭虑心无旁骛的开拓者,更有一大批深受刀具之乡耳濡目染的新一代年轻匠人。
2002年7月,一家西安知名国企的副总赶到常州小镇西夏墅,当时一家规模不大的西夏墅民营刀具企业负责人几次热情相邀其来常指导,经过一番实地考量,他发现“这里有最全的产业链,做刀具就应该选择在西夏墅”,从此就与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常州创伟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波。
“当时35岁,创伟工具请我过来做线路板刀具,感觉和我研究的领域比较对路,所以就过来了”,10多年前的那个转折点,张波依然印象深刻。精度、耐用度、加工效率,这三项是衡量刀具技术的重要指标。“加工出来的产品,要么能够经受住强度,要么耐用度比别人高,在同等的价格情况下,你的刀要比别人用得更久。”为此,张波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刀具加工技术。
在车间里,砂轮由 0.1、0.09、0.08……0.01逐渐下刀,修整器来回慢慢均匀走刀…… 张波必须把控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我们的工人不是简单的操作工,他们必须是技术行家。”张波说,钨钢和PCD刀具是在机床上做,通过程序编好之后,一个工位一个工位在里面自动转换,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但是要给定一个什么样的参数,必须根据客户被加工的材质和工况,这个非常需要经验。“如果你技术不够熟练的话,即便用了很好的机床,也不一定能够做出符合要求的刀具。”在张波眼里,工匠精神是企业每一个员工必须追求的理念,“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人的悟性、知识结构和勤奋程度必须全部调动出来。”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说这话的是常州精诺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刚健。精诺工具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高端硬质合金刀具的生产厂家,其设备大都来自于德国、瑞士和澳大利亚。朱刚健说,企业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在设备上,很多时候市场有订单,就是干不了,市场需要你做出超一流的东西来,而一流的技工才能做出工艺精良的产品,培养一名高级技工,往往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淬炼,企业需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
就在不久前,精诺工具在西夏墅民营刀具企业中首开先河,大胆尝试,委托机床设备提供商提供技术培训、场地支持和教学设备,学费由企业自己买单。首批十名工人已前赴柯尔柏斯来福临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目前正在上海接受培训。
“我们的客户要求都很苛刻,这对我们是一种倒逼。”恒晁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掌门人刘文玉举了一个小例子,比如生产一个手机配套应用刀具,刚开始加工出来经常是100%的报废,有一丁点横线、竖线、横路都不行。再后来做到没有纹路、没有毛刺、没有亮线,精光度完全要达到精密型的,这还不够,当你用肉眼看不到丝毫杂质的时候,再用放大镜看,从第一轮到无数轮,筛选要求越来越高,直至完美无瑕。“占领市场,靠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每一件产品都是匠心之作。”刘文玉说道。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味依赖规模扩张无法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厚植创新和人才的土壤,才能始终掌握主动。”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善对企业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
马海善销售出身,一手把企业发展成西夏墅刀工具行业里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刀具就像是刻在他身体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海善坦言,新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成制造业挥之不去的“通病”。制造业紧缺高级技术工人这一窘境,海力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个问题。
“未来海力会发展一个以研发为主的研究院。”马海善说,今年,海力在政府的支持下,正着手实施一项全新的人才引进计划。他们已经跟国内多家高校达成协议,由高校委派教授和老师到海力来工作。“哈理工有两百多号人从事刀具开发,还有国家牌号的精密刀具研究所,清华等高校也有,目前接触下来的有不下十家。”
高校教授老师愿意到西夏墅当“工人”,一方面缘于如今高校理念的转变,他们渴望在民企接到地气,在专业领域走得更远。另一方面也缘于西夏墅对人才的诚意邀请和良好机制,“这些教授专家将会为我们整个镇的研发来服务,他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两个人。”马海善作为这个计划的推动者,他有着全面地考量,让外来的专家教授长期抛家别口显然不现实,他提出半年一个轮换,只要保证这里不断人,保证人才为我所用。
马海善作为行业的领军人,深深地体会到行业急速发展和研发人才供应不够的矛盾。“西夏墅的刀工具从小米加步枪开始的,从手工开始一步步做过来,90年代还是简单的机械设备,2003年才有五轴,现在在跟欧美国家追赶品质,我们必须在制造工艺的研发上投入更大。”
“虽然目前全镇产值上还不是很大,但工业牙齿不可或缺。”西夏墅镇党委书记姜浩说,如今的西夏墅,已经立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构建以‘刀工具产业’为核心的附加值水平高、具有较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引领创新趋势的智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刀工具产业集聚区。
蓝图已经绘就,随着时间的车轮,在西夏墅,一大批技工、工程师、创业者、企业家们已开始书写新的篇章。(韩红军 刘涵 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