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室如意|住在成都一棵树下要几个步骤

居所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憩地,更是心理需求的归属地。如何设计一个诚实本真又兼具吸引力的居所,是现代建筑师与设计师们始终在探索的命题。好的住宅设计无法仅仅通过装饰来完成,让其与环境和谐共生、充满生机才是设计师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设计师郑军在成都麓湖的新作设计中,精心打造了与湖泊、绿地相得益彰的生活环境,通过开放式的空间与纯粹的材质,营造出一种宁静、自在的居住体验,让居住者能够在繁忙都市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正因为此,业主S女士选择在此打造一个集会客、独处与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第二生活空间,这里不仅是她个人生活的延伸,更是她心灵的避风港,蕴含着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内在平衡的向往。而对于设计师郑军来说,在自然环境优越、建筑造型独特的场地,焕发出一个气质和功能完美结合的居所,是对日常生活哲学的一种深度感悟和实践。

“形式遵循功能”,新建的矮墙增强了包裹感与安全感,进退自如。当一个人在院中独处时,沉浸在寂静之中,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放松,眼里是真实的生命力,耳朵里听着鸟鸣水声,嗅着叶片清新的气味,人完全融为这自然中的一部分。“与朋友共处时,大家总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谈谈天或停下来看看水面,不急着表达什么,自然的谦逊总在影响着人们……”设计师郑军说。这种四时更替中流逝而永恒的力量,使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包容力。

原建筑面积200㎡,被划分为三层空间,每一层面积有限;建筑因其非常规的构造,给室内留下了无规可循的横梁立柱;别墅没有设置电梯,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别墅主人S女士希望这里能通过适度的改造实现良好的接待和社交功能。

根据一层的场地环境,设计师以长阔大气的开放水吧和酒窖,取代原封闭局促的厨房;为了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一层的门窗全部以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呈现,且能完整地打开;室内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采用了户外石材,墙外的爬藤植物似乎都能摸索着攀爬进来,自然质感呼应周边的景观,建筑仿佛不再是人造的附加物,而是从土壤中自由生长出来,会客休闲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自在惬意地进行。

厨房区域以玻璃移门实现灵活的空间开阖需求,雨林绿色的岩板台面将户外的绿意引入室内,在日常生活中更靠近内在力量。二层休闲区拥有看得见私家港湾的超大玻璃窗,建筑那无法被修正的、令人烦恼的异形结构似乎也有了画框的意味,别具匠心地将窗外的树木呈现在视觉中。

建筑原本的格局被以最大限度地扩张,改造后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两个会客厅、品酒区、西厨岛台、三个主卧套间、茶室、阁楼储藏室等功能,当会客与用餐功能分开,与负一层生活储物隔开,一层相对独立的会客方式便得到了保障。别墅整个的流畅的动线使得每一个区域都能自然而然地融汇在一起;通畅的容积实现多种功能的组合,模糊界限,人的视线和行为是自由的。

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曾表达对光与影交错的崇拜,设计师郑军深谙其精神,在这个别墅的每一个角落,光影与空间糅杂出潜藏的表现力。大面积的窗户引导自然光线在室内游走,仿佛时间的流动被捕捉其中。晨光透过窗帘洒落在地板上,宛如细腻的画笔,轻轻勾勒出细腻与柔和;拙朴的传统器物在波纹和明暗之中散发迷人的光亮,生活的美好在于那些看似平凡的细节,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

借助这种光影的变化,设计师郑军赋予每个房间独特的气质与故事,让人联想到谷崎润一郎笔下对于质朴美的深刻思考,如此,正是空间灵魂的体现——一种物理空间的创造传递出一种情感。真正的艺术并不在于炫目的表象,而在于那些细腻而深邃的瞬间。极简的空间、克制的家具陈设、将空间归还于人,是建立人对于环境之感受力的理想方式。

现代建筑设计的先驱者,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曾说“人性化的建筑是一种更好的体现,在达到功能主义的同时超越单纯的技术拼凑。”郑军在成都麓湖的别墅设计项目,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对平凡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在这片静谧的空间中,建筑、自然与艺术融为一体,内在性被嵌入到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一种推动行动和思考的潜在力量,这种形式是行动和决策的内在驱动力,郑军的设计恰好实现了这一点。

<

高档门窗

隔热门窗

门窗品牌

系统节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