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清早,“神药”片仔癀就因为惊人的价格登上了热搜。据报道,原价590元一粒的片仔癀已经被炒到了1800元一粒,而且一药难求,很多地区不得不限量销售。
与此同时,片仔癀的股价也是一骑绝尘,18个月内暴涨了3倍多。
这也太炸裂了。
01 抗癌神药片仔癀?
福建有三宝,寿山石、乌龙茶、片仔癀。
片仔癀是一味非常名贵的中药,其配方等级是“国家绝密级”。目前,国家绝密级的中药配方只有两个,一味是云南白药,另一味就是片仔癀了。
不过,片仔癀的配方虽然号称绝密,但厂方也公开了几味药材,分别是麝香、牛黄、田七和蛇胆,都是价格不菲的名贵药材。
有了名贵药材坐镇,片仔癀一路飞涨似乎也有了底气。
从出厂价来看,2004年到2020年,片仔癀一共提价10次,从125元涨到了390元,涨幅达到212%。而从国内零售价来看,一共提价9次,从325元涨到了590元,涨幅82%。
虽然片仔癀的价格不断飞升,但国人的追捧丝毫没受到影响,一药难求的情况至今未变。近日有媒体发现,原价590元/粒的片仔癀已经被炒到了1600元/粒,北京、福州等地甚至卖断了货。
以北京为例,如今在北京地区购买片仔癀不仅需要登记身份证和手机号码,而且每人限购2粒;如果之前已经购买过片仔癀,那么同一号码的顾客需要间隔3到5天才能再次购买。
线下的供不应求也蔓延到了线上。
在淘宝和京东等各大线上药店,片仔癀基本都在900元-1800元一粒。
被捧成“神药”的片仔癀,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从包装盒上的介绍来看,片仔癀的药效主要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用于热毒血瘀所致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痈疽疔疮、无名肿痛、跌打损伤以及和炎症。
从说明书上药效来看,似乎有些平平无奇,很多宣称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都不乏此类描述。按照这个药效找平价药品,不瞒你说,能找到一大堆。
事实上,
真正让片仔癀名声大噪的,还是它的“抗癌功效”。
就榜姐找到的相关资料来看,那真是相当壮观。网上很多人自称自己或家人使用片仔癀后收获了神奇的抗癌效果,俨然将片仔癀视为神药。但这样的论述缺乏权威性,并未得到足够取信的证据。
百度百科上有一篇名为《片仔癀的临床观察》的论文,署名是上海医大肿瘤医院徐益语。这篇文章早就被网友“扒了皮”,因为作者在四个实验组中全部加入了片仔癀,这到底在对比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真的治疗好了癌症,那也不能证明其跟片仔癀有直接关系。
因此,片仔癀究竟是否能抗癌,真的无法断言,也无从佐证。
02 玩的是饥饿营销?
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片仔癀因为长期收益良好且稳健,因此也被称为“药中茅台”。
在茅台暴涨的日子里,片仔癀的股价也在悄然上涨。2020年初,片仔癀的股价还在100元/股左右,而到了今年春节前后,片仔癀的股价就突破了400元/股大关。截至6月24日,片仔癀股价已达到428.50元/股。
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片仔癀的股价翻了3倍多,在市值飙升的同时,也坐稳了“中药一哥”的位置。
当然,
片仔癀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是支撑起股价的重要原因。
此前,片仔癀厂方曾表示,受到疫情的影响,片仔癀原材料的供应矛盾比往年更突出。以片仔癀的核心原材料天然麝香为例,这两年天然麝香的价格已经从30万元/kg涨到了40万元/kg。
原材料的价格暴涨,导致片仔癀产量下降,让涨价看起来好似有理有据。但随后就有媒体指出,目前片仔癀正在推进人工养麝,以弥补稀缺原料供给不足。其中,陕西养殖基地养麝超1万头,推测年产超100公斤,麝香和牛黄均可满足3年的产能扩张。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将片仔癀的高价视作市场炒作。
这其中或许有多方势力参与,但饥饿营销的最后,受益的一定是商家。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片仔癀多店实行限购,不仅把其名气拉上去了,也可以为其提价再次铺路。而片仔癀作为一个“独家产品”,在有需求的消费端属于刚需,涨价不会是阻止消费者购买的原因,反倒会陷入“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怪圈中。
这样的操作,难免让榜姐想到另一味“神药”——东阿阿胶。
2006年,东阿阿胶老板秦玉峰第一次在央视上做营销广告,打出了“滋补有三宝,人参、鹿茸与阿胶”的口号。此后,东阿阿胶便走出了一条营销之路,从2006年到2018年,阿胶连续提价17次,身价也是水涨船高,从80元/斤涨到了2700元/斤。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在频繁涨价的背后,东阿阿胶渠道库存不断积压,最终爆雷。
究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者不再对东阿阿胶买账。在东阿阿胶进化成“奢侈品”的路上,不少潜在客户也随之流失,而伴随着东阿阿胶的不断提价,以及竞争对手的不断加入,一成不变的产品很难继续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这样的故事,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也见了不少。片仔癀的药效看上去很美,但更多还是集中在口头上,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消费者到底能“忍耐”多久,其实是不确定的。
今天,人民网针对片仔癀发表评论——
药品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炒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