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月份基金圈最流行这10个热词005267基金

到今天为止,2018年已经走过十二分之一。在刚刚过去的1月,公募基金圈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轮番上演的基金首募规模大战,到仅一个月时间基金业绩便出现极大分化,2018年注定成为公募基金圈不平凡的一年。下面,小编就精选2018年以来公募基金圈最受关注的10个热词,与大家一同回顾。

1

爆款基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新基金发行火爆,wind数据统计显示,当月共有66只新基金成立,募集规模超过1100亿元。引人注目的是,1月份“爆款基金”频出,有8只募集规模超过20亿元。上述8只爆款基金募集规模合计超过566亿元,在1月份1100亿元的募集规模中贡献比例超过五成。

2

规模排名

进入2018年1月后,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排名也随之出炉。来自银河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从基金管理人排名看,剔除货币基金后嘉实基金以2463.24亿元的资产规模,在121家基金公司中位居第三位。

与以往不同,中基协要求2018年起不再公布包含货币基金规模的排名,转而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银河证券统计,排除货基规模后,千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家数仅剩14家;100亿元-1000亿元规模的公募为60家;百亿元规模以下的公募基金公司则多达47家。

3

白马股

1月下旬,公募基金陆续发布2017年四季报。从四季报情况看,公募基金对白马股的热情有增无减。 Wind数据显示,已发布四季报中配置A股股票资产占整体持仓的58%左右,较三季度末的56%有所提升;从持股上来看,金融、消费板块依然是最受基金经理喜爱的资产。

部分券商研报分析认为,未来市场中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具备高成长特性的白马股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消费、金融、银行股等值得关注。

4

二八分化

2018年开年第一个月,中国股市在央行定向降准利好刺激下,一度呈现出过关斩将的"新气象"。然而风云突变,一月最后三个交易日,次新股和创业板遭受重挫。市场人士认为,1月行情之所以出现"二八现象",与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不无关系。

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证50、上证18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全月分别收高8.96%、7.20%、5.25%、1.08%,其中上证50涨幅仅次于巴西圣保罗股市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另一方面,中小板综指下跌2.22%,创业板综下跌3.93%。

5

业绩分化

与1月份市场行情相呼应,公募基金的业绩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Wind数据显示,雄踞净值涨幅榜首的是一众地产、证券、银行指数分级B基金,这些板块在今年以来可谓是风生水起,而垫底的则是重仓中小创的基金,亏损最严重者净值已经下挫十几个百分点。

不少机构人士认为,今年公募基金很难重新演绎去年集体大丰收的场面。随着蓝筹股估值的不断上升,个股选择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在这方面更具实力的基金有望最终胜出。

6

区块链

由于比特币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情况下多年运行非常稳定,所以有人注意到了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存在。根据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话,大概每年能省下200亿美元的成本。“区块链”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突破,也成为1月份市场关注的焦点。

7

外资净流入

在A股市场调整阶段,外资通过沪股通、深股通布局市场的意愿不减。来自东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2.09亿元,港股通(沪)净流入49.61亿元。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3.56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11.47亿元。

2018年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增加,沪港通、深港通以净流入为主,说明外资持续看好并不断加仓A股蓝筹。据东方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初以来,沪股通资金净流入金额多次突破20亿元,深股通除1月17日和1月29日出现净流出外,持续保持净流入态势。外资布局A股意愿不减。

8

黑天鹅

1月30日晚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业绩预告,多家预警巨亏。一时间,个股遭遇黑天鹅,并进一步影响市场表现。1月31日收盘,中小板指下跌1.36%,创业板指跌幅达到2.66%。

小编发现,每到发布年报时点,总会有部分上市公司出现“幺蛾子”。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黑天鹅公告多来自中小创,引发市场对创业板业绩增速的担忧。

9

跟投自购

为彰显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共进退的决心,今年1月部分基金公司在首发新基金时提出“全员跟投”、“自购”的口号。拿嘉实基金来说,在发行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基金时,嘉实基金作为发起人认购1000万并锁定三年。

跟投、自购并非2018年才有。Wind数据显示,2015年,基金公司自购169次,2016年则减少为101次,2017年稍有回升共146次,而2018年至今基金公司已自购11次。不过从申购金额来看,却是2016年最多,达到29.7亿元;自购次数最多的是2015年,当年自购金额则为21.46亿元。

10

沪港深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2018年累计涨幅达9.92%,创2015年4月以来单月最大涨幅。港股一月再攀新高,恒指日成交额也从去年的1300亿港元升至1800亿港元,成交提升的背后是海内外资金的积极布局。

受益于港股的火爆,沪港深主题基金的表现也备受关注。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2018年161只陆港通(A、C项分开统计)主题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有131只。

对于市场未来走势,嘉实沪港深精选基金经理张金涛表示,在经济向好、资金回流新兴市场的大背景之下,港股仍将是未来值得配置的重点资产,从历史规律和估值水平等各个角度判断,自2016年2月份以来,港股市场迎来的新行情将持续较长时间。

以下为广告时间

作为嘉实近两年重点布局的产品线,沪港深基金充分体现了嘉实对于互联互通机制下价值投资的长期看好和独到的投资眼光。在2018年A股布局机会显现、港股投资机会仍可期的市场展望下,嘉实沪港深基金将助您捕捉沪港深三地市场投资机遇!

嘉实沪港深精选

(基金代码:001878)

自2016年5月27日成立以来,截至2017年12月31日,基金累计涨幅达74.60%,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34.51%;2016年涨幅15.30%,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6.98%(数据来源:2016年年报和2017年四季报)。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嘉实沪港深精选在2017年以51.43%的净值增长率在128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涨幅达25.73%。

嘉实沪港深回报

(基金代码:004477)

自2017年3月29日成立以来,截至2017年12月31日,基金累计涨幅达26.95%,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18.21%(数据来源:2017年四季报)。

嘉实前沿科技沪港深

(基金代码:004450)

自2017年5月19日成立以来,截至2017年12月31日,基金累计涨幅达21.45%,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11.65%(数据来源:2017年四季报)。

嘉实价值精选

(基金代码:005267)

目前刚打开申购,正在精耕深耘。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全面了解产品特点和风险,本基金如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等特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不对本基金业绩构成保证。)

上海影像测量仪

轴类测量机

影象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