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0万日本侨民鸠占鹊巢的背后中国为什么没有日本族日本有多少人口2014

中国民族分布简图

中国历来是一个

多民族国家

,有56个民族,14个陆上邻国的主体民族也都能在中国找到,比如俄罗斯族、蒙古族、京族、塔吉克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其中甚至不乏白种民族。

塔吉克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少见的欧罗巴人种血统民族,人口约为6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

然而,有这样一个和中国自古交流就十分密切的国家,它与中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多有接触,既有文化交流,也有战争攻伐,可是它的主体民族却始终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少数民族,聪明如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国家就是

日本

,一个让中国人感情复杂的国家。

日本地图

日本的主体民族是

大和族

,占日本总人口的98%,全球和族人口高达

1.3亿

,是一个

超大型民族

。要知道,全世界少说有2000多个不同的民族,而人口超过1亿的单一民族却只有7个。

中日韩三国女性

然而,和日本隔海相望的中国,却没有一个所谓的

“日本族

”。今日人类学界已经证实,和族的祖先是从东亚大陆迁徙到日本列岛的,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和族和朝鲜族、汉族、蒙古族都有亲缘关系,彼此都沾亲带故,

特别是朝鲜族,几乎与和族是近亲

日本的主体民族是大和族,约占日本总人口的98%

单从外表看,确实很难分辨出东亚三国主体民族的不同。分辨汉族、朝鲜族和和族的方法,更多是从

血缘和文化

下手,也就是语言、历史和习俗。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1879年琉球群岛被日本吞并为冲绳之后,经过一个世纪的融合,琉球人也并入了和族。

琉球王国皇宫遗址,标准的明制皇宫样式

日本有个叫做

新垣结衣

的女星,长得很漂亮,但是有些人老是觉得她长得不太“日本”。

新垣结衣,1988年生于日本冲绳县那霸市,日本最具人气的偶像明星之一

如果你也这么觉得,那就代表你还是能分辨东亚不同民族面貌的细微差别的,因为新垣结衣的的确确不是血统纯正的和族人,她生于冲绳,根据族谱,

她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明代时移民琉球的福建三十六姓氏族

,她本家是

福州林氏一脉

的后人,是的,新垣结衣血统中的汉族成分远远多于和族。

琉球群岛位置

不止是血统,事实上,日本的文化、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中国的影响,然而,日本人的民族基因中有不少中国的影子,可是中国却从来没有

“日本族”

的存在。这实在是一个很怪异的历史现象,按道理说,

中日之间的交流在古代已经非常频繁,其中就包括移民运动。

位于日本和歌山县的徐福公园,是为了纪念徐福东渡日本而修建的一处文化古迹

现在一般认为,日本和族的祖先是从东亚大陆迁移过去的

绳文人

弥生人

。日本有许多人长得浓眉大眼、毛发茂密,看起来很像白种人,其实这是绳文人的体貌特征。

阿部宽,日本男星,典型的绳文人长相

所谓“日本”是“

日出之国”

的意思,古代日本人认为

日本所在的地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因而得名。关于日本的起源,在中国民间一直有一个所谓

“徐福东渡”

的传说故事。徐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考的航海家,是秦时的一个方士,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就让他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蓬莱仙山,后不复还。

徐福明代画像

徐福之去向史无定论,但有种说法认为他去了日本。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徐福在日本和歌山一带上岸,带去了文字、典籍和先进的技术,日本还有许多人自称是“

徐福后裔”

,以显尊贵,比如羽田氏,甚至还有人尊他为

“日本之祖

”,历代日本天皇也都以最高规格祭祀他。

传说中徐福在日本的上岸之地

早在东汉光武帝年间,日本就已经遣使来访,并且获赠“

汉倭奴国王

”金印,算是册封。

汉倭奴国王金印

其后又有遣隋使、遣唐使、鉴真东渡等文化交流,也正是通过模仿中国封建王朝的体制和文明,日本才建立起像样的文明,最著名的莫过于对唐代中国的学习,史称“

大化改新

”。

日本国家博物馆珍藏的“遣唐使”图

今天,如果去日本的一些诸如京都、奈良的古都旅游,你会发现,这些城市的老街区几乎是一比一复制中国洛阳、西安等古都的老街区的。就连日本人引以为民族特色服饰的和服,据考证,都是模仿中国江南地区的

吴服

演变而来的。

日本和服,是日本人在中国吴服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而形成的民族服饰

进入14世纪之后,日本天皇被幕府架空,日本列岛陷入军阀混战之中,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战国时期。同时期的中国处于明朝的中后时期,从那时开始,

就已经有许多日本人来到中国,

他们大多是在本土战败的大名、武士或者浪人,这些人勾结中国沿海地区的海盗、走私贩侵占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村镇,大肆劫掠人口、财产,也就是所谓的

“倭寇”

2017年中国电影《荡寇风云》,讲述明朝名将戚继光在浙江抗倭的故事

倭寇往往是打一枪就跑,因此明朝官府难以查明他们的数量,也难以阻击,据史书记载,仅浙江一地就有先后超过40万倭寇袭扰州府,然而这些人之中大部分其实还是中国海盗和乱民,只有30%左右是日本人,而随着1565年戚继光、邓子龙等抗倭名将连连大捷,盘踞在中国沿海长达200余年的倭寇终于被清剿干净。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著名军事家

倭患只是军事冲突,没有民族融合,因此日本人无法在中国立足。

1590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全日本,之后野心逐渐膨胀,想要侵略东亚大陆,从这里开始,日本人对生存空间的欲望已经昭然若显,也就是后来的

“大陆政策”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交的《田中奏折》,即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的来源

1592年,日军入侵朝鲜王国,明军随即入朝参战,史称

“万历朝鲜战争”

。这场战争和后来的

甲午中日战争

如出一辙,主战场都是朝鲜半岛,但是主要的对手是

中国和日本

,2014年韩国还拍了一部名为

《鸣梁海战》

的电影,把自己人吹上了天,但其实鸣梁海战在真实历史上无足轻重,只是一道“开胃菜”,真正决定战局的是明军将领邓子龙指挥的

露梁海战

2014年韩国电影《鸣梁海战》,讲述了壬辰倭乱中,朝鲜王国将军李舜臣指挥鸣梁海战的故事

这场战争最终以明军大胜结束,直到近代,日本都再无力入侵东亚大陆。万历朝鲜战争的影响十分深远,它使朝鲜半岛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使中国的宗主权得到了维护,更重要的是,它断绝了日本人成为东亚大陆民族的可能

,假如万历朝鲜战争失败,也许今天的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地区可能真的会有一个所谓“日本族”。

朝鲜女模特

说到朝鲜族,其实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归附中国,并逐渐形成中国的朝鲜族。明代之后,又有许多朝鲜移民进入辽东地区,这些移民之中也不乏名人,比如名将李如松、李成梁等等。

朝鲜半岛和中国陆上相邻,和朝鲜族融入中华民族不同,日本和中国相隔大海,风浪难测,当时的航海技术又不成熟,没有大规模移民的可能。

元日战争,指的是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征讨日本的战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元日战争,

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元军战船沉海,征日失败。日本人就将这场拯救了日本的台风叫做

“神风”

,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

“神风敢死队”

的名字由来。

黑船事件

近代以来,由于闭关锁国,中国和日本都沦为了西方列强入侵的对象。1853年,美国军舰以武力叩关,打开了日本国门,使得日本人第一次见识到了西方的强大,史称“

黑船事件

”。

和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不同,日本则是主动的

,他们打一开始就以“

脱亚入欧

”作为最终目标。

明治天皇,日本明治维新的发起者,改变日本近代国运的人之一

日本这个民族一直很焦虑,日本岛火山海啸地震多发,而且生存空间狭小,于是日本人就想要更大的土地和更多的资源,非常想成为大陆民族,在东亚大陆占有一席之地,为此不惜发动侵略战争。

日本的军国主义者觉得要完成脱亚入欧,光靠日本岛的资源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要侵占东亚大陆、东南亚乃至是整个太平洋。

日本旧军队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一系列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法令,这就是改变了日本国运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富国强兵,狼子野心也再次复苏,走上了殖民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李鸿章在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19世纪开始,日本不断侵略周边小国,大量日本移民也随之外流,成为当地民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琉球

1879年是日本第一次成功侵吞岛外领土的开始

,当时日本成功迫使清政府放弃对琉球王国的保护,将其纳入版图,自此开始了长达66年的对外殖民侵略历史。

直到今天,冲绳地区的人们都会庆祝中国传统节日,身着明制汉服

随后,又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日本陆续侵吞了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当时被称为“

满洲”

的东北地区,由于土地肥沃、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很早就成为了日本殖民的重点地区,日本人甚至将其视作

“第二个日本

”,

企图通过大规模移民来彻底“日化”和永久拥有这片土地。

满洲旧行政区划

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地少人多的日本就已经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为此,不少日本法西斯分子就想着通过侵略外国来转移矛盾。

中国东北就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选择。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就已经开始染指东北,辽东半岛被日本侵占,日军还在战争期间发动了旅顺大屠杀;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东北更是彻底沦为了日本和沙俄瓜分的对象。

1905年,日本占领下的大连

日本人深知,军事征服只是第一步,

移民教育

才是根本的举措,日本由此开始了鸠占鹊巢的邪恶行动。这种思想从日本政府到日本民间都十分盛行,190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成立了黑龙会,目的就是为了攫取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国土,由此得名,

讽刺的是,黑龙会还曾经支持过孙中山的同盟会,并资助其反清革命。

黑龙会和同盟会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取得了在东北修建铁路和驻军的权利,与此同时,在日本军部的支持下,

日本皇国殖民会社

开始了对东北地区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活动,第一批日本移民多达2万人,他们最先在大连、旅顺等地登陆,而后逐步深入东北腹地。当时的清政府无暇管理关外,只能号召关内汉人移民闯关东,

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日本人鸠占鹊巢。

2008年电视剧《闯关东》,讲述山东人朱开山一家在东北扎根经营的故事

1919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北一辉

提出所谓“

大和帝国”

战略,指出要

让和族成为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以及中国东北的主体民族,并逐步渗透中国其他地区,直到彻底换血,实现日本的“和人计划”

,可以说是非常可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东北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日本殖民试点,比如大连农事株式会社、奉天日侨会社等等。

1931年,吉林地区的日本移民农村

1927年,臭名昭著的“东方会议”上,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的“大陆政策”,成为日本国策,即

“日本欲称霸世界,必先称霸中国;欲称霸中国,必须称霸满蒙”

大陆政策

1931年,日本正式发动侵占中国东三省的军事行动,也就是

九一八事变

,此后日本更是肆无忌惮地移民中国东北。1932年,日本还在东三省扶持清废帝溥仪成立所谓

伪满洲国

,为的就是掩人耳目。

1932年,清废帝溥仪在沈阳“登基”

当时,日本的人口已经超过5000万,国内耕地严重不足,而广袤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就让日本人垂涎三尺,做梦都想鸠占鹊巢、取而代之。到1933年,仅沈阳一地的日本人口就超过15万,整座沈阳城宛如

“小东京”

沈阳地区的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和日化教育

,是日本企图完全吞并中国东北的两个举措。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政府通过了所谓《

满蒙移殖民事业计划书》,1936年又通过《满洲移民计划书》,准备在1936年到1950年向中国东三省输出500万日本移民。

日本招募满洲开拓团的广告

日本将“移民满洲”当成了国策,准备以此为战争服务,占领更多的领土,狼子野心昭然若显。在日本关东军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民间许多人报名参加了所谓“

满洲开拓团”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计有

200多万日本移民

及其后代在中国东北生活,他们开设了不少工厂、日语学校和医院,客观上推进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近代化。

日本侵占东北和华北

日本开拓团本质上就是

侵略者和殖民者

,他们强占中国百姓的土地和田宅,并且用武力驱赶,甚至屠杀中国人。1937年,黑龙江哈尔滨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就被日本开拓团的民兵屠村,800多名中国老百姓全部死亡,其后,这个村子就成了日本移民的村子。

日本开拓团的青年军

到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在东三省的日本开拓团共有1200多个,有1万多个移民村,逼迁中国农民4万多户,强占耕地3.9亿亩。他们之中的不少青壮年,本身就是关东军的后备部队,根本就不是日本人宣称的“平民”,由于开拓团男性居多,日本军部甚至从本土哄骗和诱拐了上万名少女到东三省,美其名曰

“大陆新娘

”。

日军从日本各地诱骗到东北的日本女性

最可怕的是,日本人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和扭曲教育,强行让东北地区的中国人承认所谓“

五族共和”

,也就是

汉、满、蒙、朝、和”

,日本人俨然是打算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而不仅仅是殖民者和移民。

伪满洲国发行的邮票中,和族的位置位于正中央

一面是移民,一面是战争,日本关东军除了东北,还想要蒙古乃至苏联远东地区,但是1939年入侵外蒙古的

诺门坎战役

中,日本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自此再无可能北上。这场战争的指挥官是苏联将军

朱可夫

,他评价日本军队是“

狂妄的矮子”

朱可夫(最右)在诺门坎

1945年,日本节节败退,苏联红军彻底击溃了关东军,

使得日本本想在日本岛沦陷后,将大本营迁到东北的妄念落空。

二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外务省却仍然要求

满洲日本侨民定居,不让他们迁回日本,

他们想的就是要在中国留下一个日本族。

日本关东军向苏联红军缴械投降

这些日本开拓团的人口足有百万,除了极少数逃回了日本本土,大部分人都跟着关东军一起被苏军消灭或俘虏,但是苏军也没有精力控制他们,因此在中国政府接管东三省前,这些日本人确实是继续生活在东北,四散逃亡。

被驱逐出黑龙江的日本侨民

许多日侨跑到了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大连这样的大城市,希望可以在那里定居,甚至混入中国百姓之中,逃避审判。曾经耀武扬威的日本侨民,此刻纷纷向中国百姓求援,而我国人民到底是善良的百姓,不止给他们水源粮食,甚至愿意庇护一些孩子。

日本侨民

然而,由于这些开拓团虽然名为平民,

但本质上就是殖民者和侵略者

,中国断然拒绝了日本政府提出的“

满洲日民保留原籍,继续生活在满洲

”的提议,中国政府的态度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因此战后,这些日本侨民全部被遣返回日本,除了极少数嫁给中国男人的“残留妇女”和流落在中国家庭的遗孤,超过95%的日本侨民都被遣送回国。

日本开拓团民兵

1946年,吉林通化地区的上万日本关东军战俘还曾经策动了一起暴动,这就是鲜为人知的

“通化事件”

,这更加证实了将日本侨民遣送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当时这些日侨,甚至想要在

吉林通化

建立一个和族自治区,但没有成功。

通化事件中,被我军俘获的日军降兵

从1946年到1948年,共计有

140万日本侨民

被遣送回国,他们之中妇孺老人居多,并且留下了大量“

日本遗孤”

,然而这些有日本血统的东北人,由于人数过少,而且早就融入了汉族,不会说日语,也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而无法被识别为一个新的民族。

遣送回国的日本侨民

1952年,第二次日侨识别和遣返事宜再次开始,又有多达10万人被送回了日本。

这些日本侨民集中体现了什么叫做“里外不是人”,他们不止被中国人民唾弃,在入境日本时又被美军士兵拦住,视作“间谍”,没有归属感。

入境时被驻日美军盘查的东北日侨

这些寄居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民,被日本官方称为

“满洲和人”

,也有不少影视形象,2001年的中国电影《紫日》中的日本女孩

秋叶子

就是一个“满洲和人”,除了说日语,这些人是完全生长在东三省的日本人。

《紫日》中的日本侨民形象

在二战结束多年后,这些当年东北的日本侨民,不少人都老了,仍然会到曾经自己在中国东北长大的地方去看看,

对于他们而言,日本反倒是“异乡”。

《紫日》中的秋叶子

部分日本侨民后代,由于生在东北,甚至有了“本土意识”,比如秋原胜二就提出了“

放弃日本、立足满洲”的主张,要求所有日侨融入中国,成为和族。但这对于被日本压迫与奴役的中国人民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将所有日侨遣送是没的商量的事情。

葫芦岛日侨遣返遗址

除了极少数日本遗孤外,大部分日本侨民虽然生在东三省,但是仍然接受的是完全的日语教育,并没有融入当地社会,而且由于侵华战争的惨重历史记忆,中华民族无论如何不可能接受这些侵略者的后代,因而,中国不可能有一个日本族。

《紫日》中秋叶子控诉日军暴行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政府又在东三省广为搜罗“

日本遗孤”

和“

残留妇女”

,最终又有1.5万余名日本侨民后代选择回到日本,他们之中女性居多。但更多的日本遗孤则已经融入了中国社会,他们也不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

日本遗孤宣传

由于日本政府只肯接受有日本血统的遗孤,因此他们的配偶和父亲都被日本拒绝,不少骨肉分离的惨剧再次上演。而且这些日本遗孤,

在中国被视作日本人,在日本却又被视作中国人,

被日本社会排斥和歧视,2006年有一些遗孤甚至将日本政府告上法庭,索赔4.8亿日元,作为残留问题的赔偿,最终他们胜诉了。

日本遗孤协会

黑龙江省的方正县可以说是整个东北在战后日侨以及遗孤最多的地方,全县25万人口,日本血统的遗留人口多达12万,接近一半。

一名黑龙江的日本遗孤展示自己年幼时的家庭照片

日本鸠占鹊巢的50年,还是以失败告终。

被驱赶的日本侨民

这个被历史紧紧困在一个小岛上的民族,来的时候是一个行囊,走的时候依旧是一个行囊,历史的风吹过,什么都没有带走,却留下了屈辱的历史与伤痛的记忆。

被驱赶的日本侨民

对于我们和他们,皆是如此。

影象测量仪

光学测量公司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