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42015年房地产调控调整回顾和政策梳理2014首套房基准利率是多少

自我介绍:职业投资者和创业者 分享投资和创业的感悟 欢迎关注、评论。

背景:“稳增长+去库存”诉求凸显

2014 年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诉求凸显。2014 年 GDP 同比增速 7.3%,相比 2013 年大幅下滑 0.6 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换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 态。

房地产市场则步入“总量放缓、区域分化”的新发展阶段。进入 2014 年,全国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增速罕见的连月为负,房价涨幅大幅放缓,2014 年 5 月年内首次出现 70 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销售走弱带来库存 的快速累积,地产业入冬,去库存压力显现。面对国内经济及房地产市场新形势, 2010 年以来的“最严地产调控周期”走向终点。

调控政策:放松限购限贷,货币宽松

2014 年的调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限购全面放开,但市场反应平淡;

第二 阶段以“930”新政为起点,中央祭出重拳开启全面刺激。

第一阶段:限购密集放开,市场反应平淡。2014 年上半年仍有部分热点城市继 续收紧调控,2014 年下半年地方才意识到高库存的严重性,密集放开限购,同 时辅以各类救市措施。2014 年 6 月呼和浩特是第一个正式发文全面放开限购的 城市,此后限购取消呈“多米诺骨牌效应”,截至 9 月底仅有北上广深和三亚五 个城市未取消。除放开限购外,各地还出台了房贷优惠、公积金异地使用、落户 放宽等其他优惠政策,非一线城市的紧急救市全面展开。

调控第二阶段:“930”新政重启全国性宽松大幕。市场对限购取消反应平淡,房 地产销售和库存累积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2014 年 9 月 30 日央行和银监会发 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930”新政),提出二套房认定 标准由“认房又认贷”改为“认贷不认房” ;商贷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 30%, 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 0.7 倍;支持房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务融资,开展 REITs 试点等。“930”新政是重要的调控转折点,标志着在稳增长和去库存的压力下, 强有力的全国性刺激重回历史舞台。

调控效果:一线城市率先复苏

“930”新政和降息后,货币宽松的红利首先涌向供需比低的一线城市,一线城 市房市率先复苏。一线城市转好也带动全国商品房销售触底回升。但二三线城市 销售仍未改善,库存继续累积,2015 年 3 月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 速继续下滑至-9.6%、-2.2%低位。

2015 年“330”加码放松:加强前期政策效果

伴随经济的“L”型走势,2015 年房地产市场再度走弱,此时房地产的“弱”主 要体现在投资。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在 2015 年 3 月至 2016 年 2 月期间持续低 于 GDP 增速,一直是经济增长引擎的房地产开始拖累经济。

调控政策:放松限贷+宽货币,推行棚改货币化 安置

超预期的“330”新政开启救市风暴。2015 年 3 月 30 日,央行、住建部和银监 会发布通知,降低商贷二套房首付比例至 40%;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宣布房屋对外销售的营业税免征年限由 5 年缩短至 2 年。“五部委”联合救市,力 度超市场预期。2015 年“330”后的主要救市措施还有:

第一,金融政策:放松限贷,连续降息降准。1)继“330”新政降低二套房首付 比例至 40%后,8 月 31 日住建部、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发布通知,规定对拥有 1 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 20%;2)2015 年“330”至 2015 年“930”前夕,央行累计降息 3 次,全面降 准 2 次,释放大量流动性。房地产短期看金融,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直接决定购 房意愿和购买力,货币宽松叠加低首付比和低利率,购房需求迅速释放。

第二,住房供应政策:棚改货币化安置推进,开发项目资本金下调。1)2015 年 8 月住建部、国开行发文要求各地按照原则不低于 50%的比例确定棚改货币化 安置目标,并对货币化安置项目加大贷款支持。棚改货币化安置成为后续三四线 城市库存消化的重要推力。2)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对房地产行业开发项目资本金要求为:保障性住房和 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维持 20%不变,其他项目由 30%降为 25%。

调控效果:开始全面复苏

2015 年“330”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全面复苏迹象:一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 价格同比增速均开始上扬:到 2015 年 9 月,一、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 同比增速分别为 22.8%、7.7%和 6.0%,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 12.0%、-1.6%、 -3.5%,相比于 2015 年 3 月大幅改观。

2015 年“930”再度加码:全面宽松,金融刺激 再发力

调控效果:一线城市泡沫初现

2015 年“330”到 2016 年“217”,是政策宽松力度最强的一段时期,其中调控 又以金融政策为绝对主力。在强有力的救市政策下,一直低迷的非热点二三线城 市也开始回暖。遗憾的是,救市政策违背初衷地助长了热点一二线城市的“泡沫”。 2016 年以来,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如南京、合肥、苏州等)房价暴涨、 地王频出,房地产市场局部出现“泡沫”倾向。

股市在2016年见顶(2015年的牛市是杠杆牛,和宽松政策也有一定关系)。

相关文章:

2008年房地产调控调整回顾

2008年-2022年房产、股市、大类资产V型反弹的不确定性和代价

ogp测量仪测高度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质量好

测量仪器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