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繁。2014年1月,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易城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登陆新三板市场;5月,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主板市场方面,2014年上半年,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股份设计有限公司和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发布招股说明书;7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8月,证监会审核通过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10月,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借壳上市;12月,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上市潮渐猛,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更加关注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随着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快,传统的行业壁垒将被打破。市场的一体化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化将推动设计单位寻求创新发展,通过上市来改变自身的治理结构、融投资能力、业务发展逻辑。
本文选取了城建设计香港上市、设计股份成功首发、现代集团借壳上市、园区设计登入A股四个上市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为关注资本市场的业内企业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上述四家单位的基本情况及上市细节见附表,其中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2013年合并报表数据。
启示
结合目前十多家设计企业已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处在上市进程中的不少设计企业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1.工程设计企业的上市运作大有从个案出现到竞相发展之势。选择上市的工程设计企业已经不受业务规模、企业所有制及服务领域的限制,其规模从营业收入几亿元人民币到几十亿元不等,由民营企业过渡到国有企业,由公路交通工程领域向建筑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工程监理等领域蔓延。
2.工程设计企业的上市途径已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无论是上市方式的抉择,还是上市地的筛选,均不再是唯一方案可供选择。在内地资本市场入口堰塞湖现象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现代集团借壳上市的成功案例或被后来者所效仿;加上思城控股2012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目前工程设计企业已先后登入内地创业板、内地主板、香港创业板和香港主板四大市场。
3.工程设计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发展路径上,宛如“鲤鱼跳龙门”,上市跨越会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随着行业内上市企业的从无到有、由少增多,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先发者,已蓄积了资金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后发者,只有奋力追赶方可后发制人、制胜破敌。
评论
(一)关于上市目的
1.推动企业完成体制与机制的变革。目前国有企业在我国工程设计行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只有体制的根本性改变,才能带来机制的颠覆性创新。通过上市不仅可以完成企业的二次改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治理能力。
2.增加股东资产的流动性。企业上市后变成一家公众公司,其股权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相对于未上市前,股东资产的市场价值会有明显提升,而且有更多的变现通道。
3.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工程设计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而且还需要与之匹配的投融资管理能力。上述三家首发上市企业的募集资金的投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于主营业务相关技术的改造与提升;用于发展工程总包项目;用于设计相关业务的自行开发、合作或收购;用于相关行业的进入与拓展;用于市场网络建设;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等。
4.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上市对于塑造正面的企业品牌形象大有好处。优势品牌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取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差级利益。
(二)关于上市后运作
作为上市公司,除了履行好信息披露义务不违法违规,还应积极按照法规要求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披露规范化体系。同时加强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利用好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实现企业的跨越和股东财富增长不仅是政策的导向,还是行业竞争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和提升股东回报的内在需求。
工程设计行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关注对接资本市场,必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重组,深化行业转型。登陆资本市场也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继续深化系统改革,创新机制优化,抓住新经济时代的机遇,才能基业常青,赢得新未来。
(作者系天强管理顾问并购经理)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