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分析对于研究公司而言,犹如呼吸对人类一样,是难以避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唐朝著),建议大家人手一本学习,里面干货很多。
本系列我分享的内容主要以我对财报的学习和感悟为主,由于鄙人才疏学浅,文章中的疏漏和浅薄在所难免,请诸君且看共学,美哉!
资产负债表简介
财报一般有三大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民看的最多的是利润表,专业的投资人一般是把重心放在资产负债表,因为其最重要也最难。
财报造假,大多是利润造假,但是利润造假大多在资产负债表里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由于财报主要是用来排除企业的,因此资产负债大家一定要放在财报第一位,认真学、学懂学会。
初步对资产负债表有个了解,我个人一般是分成以下三个维度:
一、按照钱的去处和来源
可分为:资产(钱都跑到这里来了)、负债和股东权益(钱是股东投的或者借银行的)。
二、按照变现的便捷度、需要归还的紧迫度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三、资产可以
按照公司经营活动
分为三大类:生产类资产、经营类资产、投资类资产。
生产类资产
生产类资产可分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
等与企业日常生产制造相关的科目。
固定资产:
顾名思义,由于属于已建成设备,因此必须计提
折旧
,还要做减值准备。
折旧的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年数总和法等。优秀公司会优先选择双倍余额递减、年数总和法,这样子前期折旧多,可以增减费用、减少利润。分析企业时,可以把本行业的主要公司的折旧方法做一个对比,优劣自现。
潜在雷区1:
公司先大幅减值,后将其出售,且售价明显高于账面价值(有做高利润之嫌)
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
科目比较简单,这是一个中转站,建好后转为固定资产,由于未完工,因此
不需要计提折旧
。
潜在雷区2:
在建工程巨大,持续多年不转入固定资产(未完工不用折旧)
潜在雷区3:
公司资本逐步投入和增大,但是在建工程未同比例增加,甚至减少(明显不符合公司发展规律)
无形资产:
来源多样化,需要计提折旧,取名为
“摊销”
,还要做
减值准备
。由于研发支出也属于此科目,因此优秀的公司更愿意把研发支出费用化,降低当期利润。
潜在雷区4:
研发支出巨大,由于研发的不确定很高,是机会也是风险
商誉:
收购其他企业带来,商誉=账面资产-可辨认资产,由于收购一般都是溢价,所以账面资产远大于可辨认资产。商誉
不需要摊销,但要做减值测试
。
潜在雷区5:
多元化收购、超高溢价收购存在极大的失败风险,所以商誉高的公司要慎重
其他几个科目:
生物资产:
造假高发区,由于有税收减免政策造假成本低,属于七尺栏杆。PS:税收减免的行业有农林牧渔、软件、集成电路、生物科技(都是热门行业,不是说不好,而是造假成本低)。
持有待售资产和待售负债:
划入此科目后
不用在计提折旧
,但要做
减值测试
。
长期待摊销:
企业已支出,但分在一段时间内摊销。
潜在雷区6:
长期待摊销数字巨大,表明企业的质量越差,公司可能将费用资本化
生产类资产避雷总结
今天主要针对
“生产类资产”
进行了学习,也识别除了
6大潜在雷区
。
1、固定资产:
先大幅减值,后将其出售,且售价明显高于账面价值
2、在建工程:
金额巨大,持续多年不转入固定资产
3、在建工程:
公司资本逐步扩大,但在建工程未同比例增加,甚至减少
4、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巨大,由于研发的不确定很高,是机会也是风险
5、商誉:
数额高容易暴雷,多元化收购、超高溢价收购失败风险极大
6、长期待摊销:
数额巨大,表明企业的质量越差,公司可能将费用资本化
此外,针对有税收减免政策造假成本低的行业,也需要擦亮眼睛。
这里要声明的是,企业存在以上情况不一定就真的在造假,但由于普通股民获取的信息有限,挑战分析高难度的公司犹如跨过七尺栏杆,且高难度也没有加分,因此我的建议是最好避开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