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不断上涨的油价,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国内油价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回落呢?事实上,短期之内由于国际石油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油价并不会在短期之内回落。值得意的是,随着后续中俄石油专列的开通,未来每年将会有10亿吨原油抵达我国。
这是否会让全球油价有所改变呢?
一、中俄石油贸易情况
中国北部与俄罗斯接壤,俄罗斯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大国,其石油产量位列世界石油总产量的第二位,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同时,俄罗斯的天然气、煤炭及石油储备充足。
俄罗斯已成为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同时也成为中国首选的潜在能源进口国
。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倡导的操作性、合作性和安全性原则,中俄希望继续深化能源合作,从而推动中俄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该倡议的实现不仅更好地保障了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同时也扩大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中俄合作是“互利、互补、安全”共赢之举。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这使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俄罗斯是全球能源超级大国,以2020年公开数据为例,当年俄罗斯探明的石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八,占全球石油储量的4.5%,石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3.4%。
对于像俄罗斯这样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来说,中国是重要的石油进口国
。近十年来,俄罗斯石油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石油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35%。以2015年为例,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为5.91亿吨,其中对中国出口约6220万吨,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10.5%。俄罗斯石油在中国石油进口总量中所占份额为18.5%。
2009年2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贷款换石油”协议,
该协议标志着2010年底中俄石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的建设将全面完成
。2010年,俄罗斯建立了中俄最大的双边合作项目,即“东西伯利亚部—太平洋”输油管道的俄中支线。该输油管道的建设对于中俄在石油能源合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输油管道长1000公里,西起阿穆尔地区斯科沃罗季诺市,东至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该管道于2011年1月1日启动,大大降低了此前由铁路运输的供应成本。
2013年,中俄双方决定通过该ESPO支线每年追加1500万吨的石油供应量,最高供应量达到3000万吨
。
2018年1月1日,漠河至大庆石油干线的第二条管线在中国投入商业运行,该管线旨在将俄罗斯向中国的石油供应增加到每年3000万吨。而随着中俄双方石油贸易的增强,尤其是在当前俄罗斯石油出口受阻的背景下,未来俄罗斯每年将会有10亿吨原油运达我国。
那么,这是否会对国际油价构成影响呢?
二、影响分析
理论上来说,随着石油供应量的增加,如此大规模的石油抵挡我国后,则必然能够起到平抑国际油价的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油价受到多方因素共同影响
。
比如美元指数、资本市场、国际地缘政治的后续走向等等。当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后续这些油价达到我国后,是否可以让咱们国家的油价回归到正常水平上呢?
虽说目前国内油价受到政府指导,又加上国内成品油市场上三桶油又处在绝对的垄断地位,油价很难回落。但是若国内储备石油增多的话,国家也有这个能力在油价高企时,向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储备石油。
而当一定数量的储备石油投放到市场上后,也能起到平抑国内油价的作用。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由于我国的石油依存度过高,目前和俄罗斯的石油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我国石油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后续双方合作的持续加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原油抵达我国,
这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我国的成品油价格。
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
各位对我国和俄罗斯的石油合作怎么看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