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荆门分行客户经理在再生稻田间了解生产情况
9月27日,湖北省沙洋县马良镇童元村三组刘宏刚从中行沙洋支行拿到免担保抵押的50万元贷款。卸下资金不足的包袱,就去购买鸡苗,与合作社员一起奔富路啰!”刘宏刚高兴得像个孩子。这是中行湖北荆门分行高度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资金+产品+项目+服务”的绿色信贷新模式展现的新作为。该行重点围绕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精耕细作金融服务。近年来,累计投入58.8亿元,支持中粮祥瑞、沙洋科牧牛业养殖、银泉硒谷水稻种植、白蚁酒酿制等130 个“农字型”产业跨越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注重资收购菜籽,精心提炼“一壶油”
党的十九大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现代乡村新蓝图。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产业支撑是关键。3月7日,该行客户经理高小珊到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进行贷后管理,公司财务主管王玉芬说:“在中行授信支持下,公司去年累计收购钟祥及周边县市农户、合作社的菜籽达3万吨。意想不到是,过去销不动的菜粕、豆粕成了抢手货,13.55万吨粕类产品12月底销售一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5%。”
中粮祥瑞是粮油加工企业,荆门中行的重点客户。截至7月末,该行累计投放30.4亿元,支持该公司收购油菜籽付现金。良好的金融服务,让农民实现了种植不愁款、丰收不愁卖、卖了不愁钱的愿望。
“农贷1号”扶农企,精养规模“一栏牛”
随着“嗯啊!嗯啊!嗯啊”的牛犊叫声,一辆装载着3头小牛犊的农用车,从湖北省沙洋县高阳镇垢冢村林场的沙洋县科牧养殖有限公司牛舍缓缓驶出。这是中行荆门分行客户经理文明、陈蓓蓓来公司贷后管理时的所见所闻。
中行客户经理在科牧牛业种牛繁育基地了解情况
年近50的刘兵,是沙洋县科牧养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也是远近闻名的“牛状元”。“2016年7月末,沙洋县遭遇洪涝袭击,科牧公司未能幸免。洪灾过后,恢复生产因购买粗饲料需要资金140万元,自筹90万元后,仍有50万元的缺口,正心急火燎时,沙洋县畜牧局电话告知,有一款不要抵押的信用贷款‘中银农贷1号’。”刘兵说,“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向中行沙洋支行申请50万元贷款,一周之内款到了账。有了这笔款,我这个‘牛状元’就又‘牛’起来了。”
沙洋是个农业大县,种植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刘兵为带富一方百姓,通过“公司建小区,小区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肉牛产业发展新模式,开展“农户分散养母牛,小区集中育肥牛,协会统一销售商品牛”的运作方式,推进一个农户养6头能繁母牛,年出栏5头犊牛的“165”养牛模式。刘兵说,他与牛的缘分越结越深,2017年科牧公司存栏肉牛1300头,出栏肉牛5000头以上,销售收入逾6000万元。持续深耕“牛经济”,做大“牛产业”,带出一批“牛状元”。
“两权贷”助推种硒谷,精耕细作“一袋米”
中行荆门分行开发“两权”贷“农贷1号”等10多款新产品,与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大户等需求对接,支持农业发展。
中行荆门分行副行长陈鲜在冷水镇银泉村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再生稻田间了解金融服务需求
“这是我和理事会成员用土地承包权抵押担保从中行获得的一年期流动资金。有了这20万元贷款,5000亩再生稻的田间管理不用发愁了。”钟祥银泉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理事长伍安兵说。
伍安兵是再生稻种植能手。他介绍:“2017年选种‘洋西早’再生稻新品种产量达150万斤,已加工大米100万斤,通过田间与超市对接销售,价格卖到了15元1斤,目前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中行‘两权’贷不要实物抵押,帮了合作社的大忙。让我们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头班车。”
小额创业贷助农创业,精细酿制 “一壶酒”
“有了中行贷款支持,白蚁酒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工艺越来越精良,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景颐’白蚁酒金奖;荆门市授予湖北景颐酒业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月12日,景颐酒业公司总经理刘江丽在漳河新区创业创新表彰会上侃侃而谈。
刘江丽,在市棉纺厂下岗后,向中行申请5万元的下岗再就业贷款,创办“河蚁酒坊”,与10多名下岗人员一道,在漳河堤坝上找蚁穴、挖白蚁,研制生产白蚁养生酒,得到消费者喜爱,订单越来越多。中行以“工厂式”信贷流程,又分别投入50万元和190万元创业贷款予以支持。如今,酒厂的工人达到40人,每年挖掘白蚁穴1500多窝,不仅保护了堤坝、树木、家具的安全,而且扩大了白蚁酒生产规模,公司由当初的“河蚁酒坊”演变为“河蚁酒厂”,发展为现在的“湖北景颐酒业有限公司”,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钱文美)
(责编:周恬、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