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圈(www.dotour.cn)
是关注、分享在线旅游、旅游科技、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咨询、旅游经济、旅游营销、招聘信息,旅游行业新鲜事、技术、观点等前沿资讯的旅游行业观察新媒体。
---------------------------------------------
旅游圈作者 | 罗昆林
相信在酒店及OTA行业的人对去呼呼这个品牌都有所耳闻。
百度百科上去呼呼的介绍是:
“去呼呼是去哪儿网旗下非标准住宿业务独立品牌,关注小微及非标准住宿市场,致力于整合小微及非标准住宿市场的供求资源,打造全方位的在线住宿预订平台。”
最近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条回答:
一家之言,难免略有偏颇,今天不妨也来谈谈酒店智能门锁。
去呼呼作为去哪儿网的一个独立子品牌,在去哪儿网归属于智能住宿事业部(现改名为酒店云事业部)。早期是以收取押金、酒店向去呼呼支付年费的形式进行合作,后期发展为置换房,免费合作安装门锁,但每年一把锁让去呼呼卖四个间夜,卖出价的20%返还给酒店。
安装了智能锁的酒店可以直接把开门密码通过去呼呼系统短信发送到客人手机,每个客人收到密码都是随机动态生成。而且通过去呼呼线上预定房间可以直接在前台pms上进行自动安排房间操作,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前台操作流程。
去呼呼在业界以智能门锁切入酒店与OTA房态同步环节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知道维护酒店房态对OTA的重要性,而最为有效的方式则是连接到酒店前台的PMS管理系统。去呼呼以解决现行门锁系统和PMS系统中存在的痛点出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酒店的管理,去呼呼也同时获得了酒店房态,无论对酒店还是去呼呼都是利好的。
但是其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硬件支撑
即便是经过3个版本的门锁产品迭代,取电,反锁,身份验证等老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同样作为一个小量产的流水线产品初期所面临漏洞百出的质量问题也是不断发生。
软服务配套
门锁硬件上的问题在软服务上也将被放大。去呼呼在PMS系统上与各领域的PMS厂商都有一定差距,用来展示标准住宿的模板,对非标住宿并不适用,且携程(去呼呼也属于携程系)仍以商旅为主,未必能帮助去呼呼导来精准流量。
虽然主打的是公寓,民宿等非标准住宿市场,但是从门锁的铺设布局来看,一个新产品急需大量的市场验证以及资金回笼,所以在传统酒店范畴也没少推广。这样一来去呼呼获得了酒店房态相当于酒店把库存直接向第三方公布,而且这个第三方还是OTA行业中的独角兽。去呼呼连接到酒店pms是通过他自身的网页系统来实现,这样一来去呼呼系统存在的定位就显得很尴尬。
经过2013年的内部酝酿,去呼呼于2014年后向多个一二线城市进行推广,并在2015年覆盖了全国60+城市,合作房间达到13万间。
在业务上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去哪儿网惯有的强势地推作风,同时收取押金、支付年费、置换房、多次业务合作方式变更也为去呼呼留下了隐患。不仅对一线市场人员造成价格模糊的困扰,而且给酒店商家带来更多反感和抱怨。
市场上很快也冒出了很多同类的竞品,甚至于百度搜索结果中都出现了销售的针对话术
类似这样的品牌有很多,云柚、番茄等都宣称正在开发类似的项目,但在目前的酒店智能门锁领域,各家OTA也都处于概念阶段。甚至国内某大型O2O企业在近期成立的门锁部门,连部门名也用的“智能住宿事业部”,完全照搬的去呼呼模式,可谓新意全无。
酒店智能门锁并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在去呼呼之前就已经有许多传统门锁厂商:邦威、爱迪尔等做出了成熟的产品。但这些传统厂商并没有来得及结合当下互联网分享经济做出改变,但无一例外的是,去呼呼这次走在了众厂商的前面,创新性地把酒店门锁连上互联网,把酒店房间搬到了线上,大大增加了其可玩性,赋予的云属性更贴合国内目前对“智能硬件”的定义。
大家都知道,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始终是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去呼呼在项目初期在同行业中的认可度还是蛮高的,甚至被携程寄予厚望,被冠以携程“挥师非标住宿的利器”的称号。
当然也存在很多不一样的观点
然而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远远超过我对产品的想象,在去哪儿网与携程的换股中,去呼呼也沦为了两者合并的牺牲品。不管是作为分享经济的一次试水,还是OTA对智能酒店行业的一次冲击,去呼呼这个品牌的消亡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图匿名回答的观点。
笔者认为,酒店智能化的趋势不仅止于此,各大品牌都是在自己的适应范围进行创新。但是智能化的帽子太大,以至于牵扯到的蝴蝶效应在实际运用中是一个非常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借用去呼呼创始人张泽先生的话:一切不以增加用户体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目的的智能化都是耍流氓。
作为曾经的从业者,我也很看好去呼呼这个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品牌,最起码在非标住宿的蓝海中,去呼呼以其独到的思路为行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这一点也是我在此前的一线市场工作中所得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