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州频道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7日至28日,习水县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黔北麻羊美食节拉开帷幕。一系列围绕习水麻羊为主题的庆丰收文化活动同步登场,这不光是一次春华秋实的丰收之约,更是一场见证习水农业产业发展的大联欢。
作为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习水麻羊引来越来越多外界的关注。近年来,习水县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组织化发展思路,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组织方式,构建黔北麻羊全产业链,打造贵州山地生态畜牧第一大县。习水县正通过小小麻羊,闯出俏市场,迎来丰收大希望。
习水麻羊 周东亚 摄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习水麻羊发展正当其时
在习水县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黔北麻羊美食节开幕式的当天,在鰼部战鼓的奏乐下,一组以黔北麻羊为基本设计元素的形象标志展现在高高矗立的LED大屏上,象征着习水麻羊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习水黔北麻羊品牌由此全面打响。建设麻羊产业新格局,打造黔北麻羊产业标杆,一个快速发展的黔北麻羊产业轮廓正在加速呈现。
132万亩灌木林地、天然草地,30万亩可种植饲草的冬闲田土,50万吨可用作饲料农作物秸杆,良好的生态植被和载畜空间,以及习水农村素有养殖黔北麻羊的传统,让习水成为麻羊产业资源高地。
富兴牧业(习水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近年来,习水县围绕农业产业“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选准黔北麻羊作为建设全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第一大县的优势单品,构建“生态畜牧业 ”的主导产业体系,一场以麻羊为主角的农业产业发展革命正在习水上演。
目前,习水县在26个乡镇(街道)培育发展麻羊养殖专业村10个、养殖加工企业6家、家庭农场104组、养殖大户800户、脱贫养殖户400户,形成不同形式的“小规模、大群体”的麻羊养殖体系。
从传统散户喂养到专业合作社带动,从家庭传统加工零售到公司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从单一品种到链条式发展,30多年来,习水县麻羊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犷到精细、从小打小闹到到规模化养殖、商品化销售的发展历程。如今,习水县麻羊存栏达 30.4万只,麻羊综合产值 4.18 亿元,带动农户约 2.87 万户 11.76 万人。丰硕的成果,彰显出习水麻羊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提纯复壮 打造麻羊好基因
被毛褐麻色,毛短;体质结实,四肢粗壮,肌肉丰满;肤色为白色……对照习水麻羊的标准,在土河村举行的羊王、羊后、羊羔选拔赛上,一只只体格健硕俊美的麻羊选手们,展示着自己矫健的身姿。在评委反复的甄别和对比中,有的被淘汰,有的强势入围。在麻羊评委眼里,要想获得“羊王”“羊后”称号可不容易,不仅“颜值”要高,还要看中家族史和是否有纯正的血统,评判标准十分严格。
一群群黔北麻羊在山坡上欢快地啃食着牧草 周东亚 摄
优种才能出优品。近年来,习水县把羊种提纯、品种保护紧紧拿在手上。扶持了以马临富兴牧业为重点的麻羊繁殖基地,年供种羊1000只以上,为麻羊产业发展捉供了种源保障。加强与贵州大学等学校合作,开展麻羊基因学研究,实施麻羊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成效明显。
目前,习水县有黔北麻羊原种保护生产区4个、品种改良点200个,黔北麻羊原种场1间、扩繁场8间。通过精选本地麻羊羊种选育、品系繁育等“提纯扶壮”措施,保持黔北麻羊的纯正品质。
“坚守麻羊婚姻法则是提纯保种的关键。”在习水麻羊“婚姻法则”的制定者李世春看来,加强麻羊提纯复壮,回归纯正血统,打造麻羊好基因,正在成为驱动麻羊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软硬兼施 加快构建黔北麻羊全产业链
在农产品展销现场,品牌为习滋味的自加热羊肉粉、羊肉饭、羊肉干等琳琅满目的羊肉深加工产品被摆在了展销台上,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品尝和购买。
这些产品均来自位于习水县良村工业园区的“中央厨房”——黔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羊肉加工厂。每天公司从农户手中收购黔北麻羊进行生产加工,经过冷链储存和运输,销往全国各地。
习滋味品牌的发展只是习水麻羊走出黔山,奔向大市场的一个缩影。
黔道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外景(农业农村局供图)
目前,习水县通过推行“养殖基地 中央厨房 直营店 加盟店”“生态养殖 熟食加工 线上直销及线下直营”等模式,建成省级黔北麻羊生态养殖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标准示范场1家,富兴牧业有限公司;养殖龙头企业有东明牧业、嘉荣牧业;正在建设年产30万吨羊专用饲料厂1家;规模加工企业有黔道食品中央厨房、君安食品有限公司2家,加工作坊有19家,县内羊肉餐饮门店300余家。
此外,全力支持黔道等食品加工企业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开设肉羊产品直销体验店、连锁店480余家,并与盒马生鲜、叮咚买菜、京东生鲜等22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合作,在重点城市、写字楼、车站投放销售专柜、自动贩卖机,实现年产值8.4亿元。
如今,习水县通过着力改进品种繁育、饲草料建设、屠宰分割、精深加工、信息追溯、疫病防控等环节,大力发展羊肉食品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一个现代化麻羊产业链正愈加完善,呈现出了规模稳步提升、潜力快速释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良好态势。
小麻羊变大产业 助力精准扶贫
让双龙乡双龙村贫困户高如香没想到的是,短短三年时间,在政府的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下,通过发展黔北麻羊养殖,让她实现从产业零基础到麻羊养殖大户的华丽转变,每年通过麻羊订单养殖和公司保底收购,实现年增收8万元,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黔北麻羊(陈琦 摄)
近年来,习水县全力打造黔北麻羊产业,依托产业优势,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通过制定《习水县100万只黔北麻羊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财政扶贫资金、财政专项资金、世行贷款扶贫资金12000万元,通过给予能繁母羊补贴、新生羊羔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大力推动麻羊养殖业蓬勃发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行1只公羊 10只母羊的“1 10”模式,每户补助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扶持1720户贫困户发展养羊。同时,坚特以“利益联接”为驱动,按照订单养殖、订单种草、入股分红、村社合一、直接就业等模式,让贫困户变股民,实行全利益联结,构建惠农增收体系,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产业增收。(文/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