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之外的因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公司,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市值大缩水。其市值缩水额度和缩水原因,都堪称 触目惊心。
于前者,2021年2月以来,光是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就至少累计损失掉超过8万亿人民币的市值。7万亿港元的腾讯如今不足3.5万亿港元;7500亿美元的阿里如今不足2400亿美元;3万亿港元的美团如今已不足8000亿港元;滴滴的股价则从最高18美元跌到如今1块8毛多美元。仅3月11日一天就跌掉超过44%。
于后者,这种大幅缩水既不是因为全球股票市场的整体大跌,也不是因为全球互联网科技的整体大跌,更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或者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大幅下滑,而是越来越呈现出独立的异常下跌行情。
更令人担忧的是,开年的国内股市,也是跌跌不休,海外资本的卖空现象日益显现。统计数据显示,仅上周(3月7日-3月11日),北向资金从香港市场流向A股的资金,其净流出就高达363亿人民币。
综合来看,众所周知的行业整顿,包括最近的俄乌冲突所引发的国际地缘政治,是导致下跌的主要原因。但只是这些原因,或者说这些原因如果被客观理性地看待,甚至积极引导,是不足以导致如此暴跌的。
比如,行业整顿与调整上,国家一直在强调监管是为了更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显而易见,有关公司的表现也依然可圈可点;
再比如,中美监管分歧,中国一直在重申坚持开放合作,愿意通过监管合作解决美方监管的问题,两国监管也正在开展沟通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
至于一些人用俄罗斯金融资产的遭遇来联想中概股,就更是杞人忧天,无稽之谈。
既如此,为何还有如此异常的大跌,持续的大跌?我以为,市场之外的因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一些做空势力,无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利益目的,都在心照不宣的趁火打劫。比如,一些舆论故意无视国家对行业监管,对中美监管合作的积极态度、立场,刻意放大对相关行业、中概股,甚至对中国经济的负面看法和言论,制造紧张气氛,危言耸听,冲击着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认知。
其次是我们自己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的一个观感是,有关方面对这场资产大缩水是关注和重视不够,甚至也对形势估计不足的。到今天,一些人似乎都还在将这场大缩水视为市场的正常波动,甚至觉得跌够了自然会涨回来的——这可能是对形势的误判,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再跌下去,可能会真的哀莫大于心死,覆水难收。
包括舆论上,也欠缺积极因素,尤其是没有给市场清晰、积极、坚定的立场,信心和预期。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党和国家的政策、顶层设计一条条看下来,都是鼓舞人心的,但到了社会舆论层面,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兴风作浪,把经念歪,甚至给人国家意志与社群思维两张皮的割裂感。
别说外部,就是内部,也常有偏离、偏激,与国家意志相悖的言论和意识大行其道。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来自于客观事实,但也来自于主观认知。
中国公司和中国经济当然面临着不少挑战,但放在全球市场看,也更拥有大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然而现在,在海外,一些声音已将中国公司一律视为高风险资产,在国内,一些企业和投资者也莫衷一是。这是值得警惕的,而且有必要更高层以更大力度,给市场更明确、坚定的预期,甚至厘清。
市值虽然不是真金白银,却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即便市值大缩水的中国公司大多是民营企业,他们首先也是中国企业,其公司资本和资产也是中国的资本和资产,是国民财富构成。这看上去是个大道理,但关键时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俄乌冲突,看得见的是政府与国家的较量,但其很多动作和反动作背后,都有公司的力量。
我一直认为,中国应该要有更高层面的大“国有”观念来看待企业,即首先以“中国的”之眼光看待不同企业,再有狭义上的“国有”和“民营”。甚至要弱化狭义上的“国有”和“民营”观念,强化“中国的”大观念。
中国的国家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的、包容的,我们应该让这种大“国有”观念成为看待中国各类企业的一个基本观念,也使其成为各类企业生长与发展的底层逻辑。
是中国的企业,有问题,国家要监管纠偏,有需要帮助的,国家当然也有理由出手,支持。就像这次的“青山”对“妖镍”。
过度的金融资产泡沫会造成金融甚至经济灾难,过度的金融资产缩水,也一样会导致金融甚至经济灾难。现代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大多是从资本市场,从股市资产开始的。
这场中国金融资产大缩水,跌的不只是数字,也是我们的发展成果,是全球市场对中国的认知和信心,是国家和国民财富,而且跌得越来越不正常,越来越非市场逻辑。
斗胆建言并大声呼吁,有关方面应高度重视并出手引导市场。稳经济预期,提振经济信心,必须包括甚至要优先稳资本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如果有人要让市场朝向非市场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以还击来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