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理财1号被诉亏损后修改宣传资料

上海证券理财1号被诉亏损后修改宣传资料

上海证券理财1号被诉亏损后修改宣传资料 更新时间:2010-9-2 5:30:10   投资3年期将满,亏损44%,冀望以产品展期“告慰”投资者,上海证券理财1号正遭受争议。

截至8月31日,上海证券理财1号净值0.556元。受持有人质疑的不仅仅是不好看的成绩,更有细心的持有者向《第一财经日报》爆料,其保留的资料显示,上海证券去年下半年修改其网上公布的宣传资料,将产品发行时对风险的描述“抹去”。

踏错节拍致大亏?

资料显示,上海证券理财1号成立于2007年9月17日,投资期为3年,每年开放赎回1次,当时募集4.19亿元,有效购买户数为2060户,户均约20万元。

黎女士是在上海证券理财1号首发时通过招商银行购买,当时招行为代销机构并作托管。上海证券理财1号成立时A股已涨至5400多点,截至2007年底,其持股比例高达74.79%。2008年各个季度末,其股票持仓比例分别为74.78%、53.48%、10.81%和19.4%。

某私募界人士此前对本报表示,2008年上海证券理财1号基本上是行情越跌越减仓,而一般的操作思路是低位建仓高位出货。当然事后来看,2008年10月A股最低点附近时宜选择建仓,而上海证券理财1号当年三季度末持仓比例仅10.81%。

2008年上海证券理财1号共亏损2.09亿元,近半资产被吞没;但去年又未抓住上半年行情,净值徘徊不前。

上海证券理财1号产品成立一年时净值仅0.5362元,有投资者开始表达不满并赎回。

宣传资料悄然变化

当上海证券理财1号净值跌至0.7~0.8元时,黎女士开始对此非常关注,同时发现上海证券网站上公布的上海证券理财1号“常见问题”有关说明出现修改。

黎女士介绍,约在去年11月,她发现上海证券网站更改了宣传资料“常见问题”中有关对风险的描述。黎女士表示,宣传资料有两个版本,分别是2006年和2009年,在后一个版本中颇为关键的几点有所删改。

2006年版“常见问题”第12条表述:“本计划具有货币市场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优点,而与其一般只取得与银行存款利率相近的收益率相比较,上海证券理财1号由于投资范围更灵活,可投资于股票市场,明显有比货币市场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性。”

第13条以列表方式,将开放式基金、定期存款、股票、债券、房地产、黄金、外汇、期货和集合理财产品从“参与门槛、平均回报、风险性和变现性”四大方面进行比较,其中对集合理财的“风险性”描述为“低”,与定期存款、债券和黄金相同,而股票、房地产和期货则标为“高”。

而2009年版中已找不到上述两条。

2006年版第16条在回答产品是否承诺保本保底、运行是否会亏损时称,“根据管理人以往的投资业绩,本计划未来亏损的可能性极小”。此句在2009年版中亦被删除。

发现这些情况后黎女士表示,上海证券理财1号此前描述为低风险高收益产品是一种误导,她也一直认为这是一款追求本金安全的产品。她对删除行为及投资管理能力表示质疑。

上海证券盼展期

黎女士介绍,当初通过招行购买上海证券理财1号,未直接联系上海证券,只在招行网点看到单页纸宣传资料,此后在招行网上下单购买,未有纸质文件提供其签署。

投资不到一年就大亏,让她再也坐不住,开始经常性与招行客户经理沟通。黎女士介绍,招行曾责成上海证券一位领导给她回过电话,当时黎女士追问“一家追求本金安全的集合理财产品怎么缩水如此严重”,对方回复称资金安全是指防止被挪用。

上海证券与黎女士的第二次接触是今年5月,有工作人员与她商议产品展期事宜,建议她选择展期。

公告显示,今年5月20日以来,上海证券网站多次挂出展期征询函,称上海证券理财1号拟展期3年,开放期拟改为3个月一次。7月27日,上海证券发出的展期提示公告称已向证监会申请展期,并获受理,等待核准。

不过,黎女士表示,上海证券理财1号产品发行时的“常见问题”回答中明确表示不会展期。

8月31日,本报就投资者投诉展期、删改宣传资料、淡化风险描述及大幅亏损原因等问题向上海证券发函采访。上海证券相关部门昨日表示分管宣传口的领导正在出差,至少需要两三天才能回复。“产品正在展期过程中,等待监管部门的确认。我们很乐意回答,愿意讲清楚,但现在不是时机讲”,并表示愿意在合适时机提供更多东西。

上海证券理财1号将于9月16日到期。本报获悉,如果展期申请未获批准,届时投资者只能接受亏损结局,上海证券当年自购2097万元将为投资者的损失垫底,但大部分损失仍由“买者自负”。持有满3年的投资者有资格获得补偿,中途赎回及于2008年、去年开放日才介入的投资者则到期不获赔偿。

2018年7月分红基金

t26发动机

今天华谊兄弟股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