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门频发万科被千亿元销售额绑票

“万科门”频发,万科被千亿元销售额绑票

“万科门”频发,万科被千亿元销售额绑票 MBAChina   一系列“万科门”的频发让崇尚万科的消费者感情十分纠结,“万科究竟怎么了?”作为一个销售超千亿的行业标杆企业,万科的困局引来众人的不解和迷惑。

高管频现人事变动

2011年1月29日凌晨,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其个人微博上写道:“香港飞波士顿,旧金山中转入关。”并且配上了图片。外界纷纷猜测王石是否就此隐退。万科对外界的回应称,王石本次赴美求学为期3年,抵达美国之后巡游华盛顿、纽约,并在哈佛大学注册学生卡。

不过,外界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很多人不知道,王石是万科的开创者但并不是万科的大股东。从1988年开始,万科进行股改,随后几经波折,先后有众多央企、风投进入万科,为了万科的发展与壮大,王石从一个老板变身为万科打工者。这也是为何胡润、福布斯等富豪榜公布名单时,作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企业老总,王石的身家却连潘石屹的一个零头都不及。因此,人们无法想象出国3年后,回到万科的王石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

引人注意的是,王石前脚刚走,万科就出现一系列人事变动,高管纷纷出走。就在王石启程赴美的同时,公司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副总裁肖楠已递交辞呈。虽然万科集团称,两位副总裁的辞职,并非是外界议论的内部人事震荡。万科集团的人员储备非常完善,团队也很稳定。但当时的事实是,跟随着两位高管离职的步伐,还走了一批中层管理人员。

2011年6月8日,万科执行副总裁、上海区域总经理刘爱明成为万科2011年的第三位离职高管。此前的5月10日,万科刚刚发布“关于股票期权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在“期权激励”名单中,刘爱明赫然在列,所拥有期权数量仅次于王石、郁亮。由于刘爱明持有的期权当时处于等待期,尚未获准行权,他的离去等于自行放弃了这些期权。

8月9日,万科发布公告称,袁伯银正式辞去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一职,其成为2011年万科出走的第四位重量级人物。作为万科“007行动”引进的最重镑人物,袁伯银在2007年加入万科后一直被视为是“外部引进人才在万科落地的成功典范”。他的离去使万科再也不能掩饰高层大幅流失的尴尬。

2011年,虽然万科一直强调人才流动正常、人才储备充裕、集团内部团结,但人员异常变动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乱局发生后,人们回望这一段时间,似乎能嗅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6年十倍增长

难填欲壑埋下隐患

关于高层频频离职的原因,压力大是非常站得住脚的说辞。有媒体当时调侃:对比动辄跋山涉水、海外留学的王石来说,万科其他阶层显然没这么潇洒。现在想来,王石潇洒不潇洒只有他自己清楚,万科高层的离职原因明显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工作的压力只是最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原因。而这一原因的背后推动力大概就是万科的“千亿计划”了。

坊间传言,万科的发展以2004年为分水岭。是年,以郁亮为核心的第二代管理层替代以王石为核心的第一代管理层走上前台。也就是那一年,当年销售额仅有92亿元的万科抛出了震惊业界的“千亿计划”。万科第二代领导层预期万科2014年销售额将达到千亿的规模,但万科在2010年12月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比预期提前了4年。

第二代管理层主导下的万科,处处打上了数字的烙印。万科曾提出“5986”高周转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产品必须六成是住宅。这种大量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以标准化、规模化取胜的模式成就了万科的超速发展,让很多房地产业的同行难以望其项背。原本发展规模相当的“招、保、万、金”4家房地产企业渐渐拉开差距。如今,万科1215亿元的销售金额,是保利地产的1.7倍、金地集团的3.9倍、招商地产的5.8倍。

这种快速开发模式在成就万科的同时,也受到不少同行的质疑。据媒体报道,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曾直接讽刺万科的产品太粗糙,建议万科能做一次反省。尽管宋卫平语言过激,但在很多人看来,绿城、中海地产、招商地产的产品质量优于万科,是不争的事实。

集团内部,王石对万科的发展同样显得冷静谨慎。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宣称:“2011年,我下了死命令,(万科)销售额不允许超过1400亿元。”他认为,万科应该把推动“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希望企业有质量地增长。但可惜的是,2011年随着王石的赴美留学,他的“命令”估计被束之高阁。

近日,人们将王石和郁亮做了比照,认为王石虽然脾气率性,但其周身洋溢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理想主义情怀正是万科品牌的最佳诠释。财务出身的郁亮,被认为更加低调务实,注重资产规模和周转以及投资收益回报等财务指标。

有人直言,回首中国地产历史,众多中国公民是从万科开始,才逐步咂摸出地产品牌的含义。王石的“出走”,意味着业界失去了一个理想主义大师,被投资收益等指标控制的万科能否控制得住规模扩张的欲望,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理念偏航

万科不再是万科

有人表示,万科现在这些问题在业内其实很普遍,而且由来已久。之所以现在屡屡被曝光,可能与目前下行的楼市有关。在楼市上行时,商品房的种种质量问题都被上涨的价格掩盖,业主一般不会就这些问题进行维权。但在楼市下行之时,业主常因利益受损而格外挑剔,商品房的各种质量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这种相较于内因说的外因说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

记者采访中,消费者表示这种外因说比内因说显得更可怕。如果中国房地产业都对普通质量问题持有这样一种安心理得的集体无意识的话,未来整个房地产业的乱局将不可想象。大家认为,“在江湖上混,早晚是要还的”。也许“万科门”就是星星之火,在房价下行的狂风中,燎原之势随时可能爆发。

撇开外界不言,不管万科承认不承认,眼下,其理念的偏航、高管跳槽引发的管理松懈,对其自身应该说已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眼下的人们,很怀念打江山时视质量为生命的万科,很怀念万科上升时期群雄竞相来投的那种豪迈气场。

“让建筑赞美生命”,这是王石的理想。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王石都是万科的代言人,正因为王石的理念、奋斗及其个人魅力,才有万科现在的基业。眼下,王石“游走求学”去了,王石的理念难道也飞去了美国?万科的战略同王石的理念真的已是陌路?

人们相信万科曾经的品牌优势绝非建立在问题未被发现的侥幸基础上,但现在问题出来了,品牌岌岌可危,这就需要万科人去思考、去改变。企业是需要挣钱,但也需要停下来回头看。过于世俗而失去了理想,万科真的就不再是万科。

pokerstars只能虚拟货币

人工智能新运用

红宝

股市batj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