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江淮整合大幕开启 从合并到合作
奇瑞、江淮整合大幕开启 从合并到合作 更新时间:2010-8-1 0:07:52 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并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日前,上海某证券公司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奇瑞即将与江淮进行合并,这是安徽省政府的意思。最近,券商们都在悄悄买入江淮汽车的股票。”
不过,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相关利益的不可调和性,双方的“合并”极有可能被“合作”所替代,而可能的合作模式包括共享销售渠道、共享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等。而这,或许只是奇瑞和江淮酝酿更大动作的前兆。
二次“拉郎配”
江淮汽车的股价的确已经涨起来了――从7月初至记者截稿时不到一个月时间,涨幅已经超过了40%。用上述上海某证券公司人士的话说:“这都归功于奇瑞和江淮即将进行合并的预期。”
据该人士透露,再次将奇瑞和江淮拉拢在一起的是安徽省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张宝顺。5月31日,张宝顺从山西省调任安徽省任省委书记,“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山西省主抓过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张宝顺,一到安徽便开始复制其成功经验,而汽车产业一下子就进入了他的眼帘。”不过,对于张宝顺将如何整合安徽的汽车工业,该人士并没有充分说明。
对于安徽省政府将整合奇瑞和江淮的消息,《中国经营报》记者随后从总部位于重庆的一家证券公司的一位分析师那里再一次得到了确认:“我们向江淮方面核实过,江淮一位内部负责人肯定了此事。”
实际上,地处安徽省的两大汽车企业――奇瑞和江淮,在2009年就曾被安徽省政府撮合过。
2009年年初,《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并明确指出,“四大四小”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重组企业,其中,鼓励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中国重汽“四小”实施区域兼并重组;随后,安徽省政府也下发了一份名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的文件,表明将“通过联合重组和调整,培育1个具有100万辆产销规模的大型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集团”。
虽然没有明确合并之后的主体,但从《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表述以及两家公司的地位来看,奇瑞显然将占据更大的主动。江淮当然也能看清楚这一点,因此其相关领导立即在多个场合或明或暗地体现出了对合并的抵触情绪,并一再强调“江淮汽车正在集中精力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对媒体表示:“我们倒是很想重组一些公司,但没有合适的对象,我们不会和江淮有合并,因为谁当家都不好。”此事也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现在新的合并预期又来了,对此,奇瑞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再次予以了否认。而江淮却表示:“过两天我们会发布一个公告,但目前还不能告知具体内容。”江淮汽车宣传部一位人士说。
新合作模式
“两者合并还是比较困难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张谋贵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奇瑞和江淮两家企业的性质很不一样,江淮是上市公司,奇瑞是地方国企,此外,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也不一样。
而更为关键的是,两家企业的优势也都非常明显。
2009年,奇瑞销量超过50万辆,江淮销售各类汽车和底盘31万辆,其中乘用车12万辆。虽然奇瑞在销量上胜一筹,但江淮的总产值比奇瑞高一些:奇瑞实现总产值291.34亿元,而江淮的总产值为293.8亿元。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奇瑞在研发能力、公关能力、国家扶持力度、出口比重上优于江淮;但江淮在管理水平、员工忠诚度、商用车水平方面,优于奇瑞。所谓一山不容两虎,主导性的兼并重组似乎行不通。
但对于安徽省政府而言,是否能够让两家企业先进行关键链条上的合作,然后再寻找合并的机会?
其实,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悄然展开了。7月9日,在安徽省科技厅的撮合下,以江淮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凯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体,成立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专业人士眼里,这就是奇瑞和江淮先合作后合并的前兆。“既然短期内谁也无法合并谁,那么寻找另一种合作模式显然是个理想的选择。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可能涉及销售渠道方面,也可能涉及生产工厂及零部件资源共享方面,并有可能互相参股,然后在慢慢寻找其他的合并机会。”上述总部在重庆的那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实际上,目前双方的真实处境,已经为两者在日后出现更大举动埋下了伏笔。
奇瑞上市融资一事已经筹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至今未果。奇瑞的副总经理金弋波的解释是:“现在不是上市的好时机。”但上述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如果奇瑞的上市计划能够得到证监会审批,是不能选择上市时间的,因此,还是奇瑞的上市方案遇到了问题。而江淮本身就是上市公司,通过合并的方式借助江淮实现上市,这显然是条理想之路。反观江淮,虽然正极力发展乘用车,但由于基础薄弱,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江淮乘用车项目在2009年亏损了2.7亿元。这为江淮与奇瑞的合并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