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切忌在熊市末端远离股市
姜韧:切忌在熊市末端远离股市 更新时间:2010-6-11 0:01:46 投资者应该在A股主板估值泡沫超越70倍市盈率之际产生恐惧,而不是在现在沪深300指数动态估值仅13倍市盈率之际再生恐慌。 虽然投资渠道有很多,但根据历史长期统计数据显示,股票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的优越性在所有的国家内都成立。三位英国经济学家调查了16个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的股票和债券的历史收益率,并著有《乐观者的胜利:101年全球投资收益》一书,揭示了尽管这16个国家了遭遇战争、恶性通货膨胀和大萧条等灾难,但所有国家都提供了绝对为正的除去通货膨胀因素后的股票收益率,这其中还包括经历战败导致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率曾出现绝对为负的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三个国家。
回眸20年A股发展史,事实上除了1993年沪指1518点、2001年沪指2245点、2007年沪指6124点这段尖峰时刻的追高者之外,其余时段介入的投资者几乎都有机会获利。因为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当后一轮股市珠峰凸起超越上一轮股市珠峰高度之际,几乎90%以上的股票都有机会创出历史新高。随着A股市场的扩容,这样的高概率在未来可能不会再出现,但是从指数发展的角度而言,沪指6124点至少不会是单峰。
投资者应该在A股主板估值泡沫超越70倍市盈率之际产生恐惧,而不是在现在沪深300指数动态估值仅13倍市盈率之际再生恐慌。借鉴彼得林奇的经验:“如果说,远离股市是由于投资者患上了一种股市大崩盘后的创伤综合症,那么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太高了。因为数十年后远离股市所错过的投资回报,再加上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所有这些由于拒绝投资股票而产生的财富损失,要比最严重的股市大崩盘造成的财富损失都要大得多。”彼得林奇的经验恰好适用于危机之后的股市低迷期。
无独有偶,2007年全球市场火爆之际,香港投资界“超人”李嘉诚不仅身体力行带头减持股票,而且还告诫散户投资者切忌追高、火中取栗;但在今年全球市场再陷低迷之际,李嘉诚给出的建议却是“有余钱、可买股”。鉴于沪深300指数估值已接轨港股,同时目前A股与H股之间溢价率已降至历史最低,因此李嘉诚的投资建议同样也值得A股投资者借鉴。
目前横亘在投资者面前最大的困惑是底部构筑需要多久?这个问题未来可能会围绕着沪指2500点上下争夺而展开。2007-2008年A股熊市背景和跌幅接近1993-1994年A股熊市背景和跌幅。因此沪指1664点的象征意义类似沪指333点。而沪指2500点一线则类似当年沪指550点上下区间,1995-1996年A股数次探底皆是在沪指550点上下构筑底部,最终摆脱束缚是在通胀预期消退后。本次A股调整的结束可能也离不开通胀预期消退这一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