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牌热情升温券商资管加紧谋局公募业务

拿牌热情升温券商资管加紧谋局公募业务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券商资管整改更加从容,也为一些机构提供了更多时间谋划业务增长点,其中公募基金业务成为券商资管重要发力点之一。在监管放宽“一参一控”政策的背景下,券商“拿牌”热情也被点燃。继最近国泰君安向证监会递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请材料后,8月17日,有大型券商资管机构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正计划谋求公募基金牌照。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牌照放开后,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将是新的业务机会,券商资管中大集合产品业务规模比较大的机构会全力推动拿牌进程。

来自证监会最新消息显示,国泰君安资管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申请材料于8月14日获证监会接收。据悉,国泰君安资管是国泰君安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10月18日,是业内首批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2010年,国泰君安资管取得证监会关于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资格。

在资管子公司递交公募牌照申请之前,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参股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即华安基金,目前持有其20%股权。对于此时申请公募牌照有何考虑、公募业务开展有何规划等,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采访国泰君安资管,对方表示尚处于缄默期不便回复。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行业中已有部分大型券商积极筹划申请公募牌照。一家大型券商资管机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正计划谋求公募基金牌照。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加速,大型券商资管机构对于自身获取公募牌照尤为渴求。

中金华创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龚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的目的主要还是应对目前监管对于大集合产品对标公募的要求,由于新规要求将“非公非私”的资管大集合产品纳入公募监管范畴,进行公募化改造。

“使用私募的监管方式明显不适应业务规模越来越大的资管大集合产品,而在去通道等整改过程中,券商拿基金牌照后一方面可以更严格规范自身产品降低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募集和推广门槛,可以公开宣传推广且参与公募产品排名。”龚涛表示。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此前大集合产品大多集中在大型券商机构。龚涛认为,券商资管中大集合产品业务规模比较大的机构会全力推动拿牌进程以免将自己手中大集合的产品客户拱手送给其他公募,另外因为业务门槛降低可以公开宣传,对于资管开展业务有非常大的帮助。

中基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境内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2家。其中以中小券商为主,反而很多大型券商资管机构目前未能有公募基金牌照加持,业内认为此前的“一参一控”政策便成为了主要掣肘因素。

不过这一情况即将迎来变化。7月31日,证监会下发《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其中提到适当放宽“一参一控”限制,允许同一主体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监管明确了有条件放开“一参一控”的原则,对于券商资管拿牌更有积极推动意义。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指出,“一参一控”放宽限制,对券商申请公募牌照有利,尤其是已经有了控股公募基金的券商。国元证券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募基金牌照的放开,将进一步扩充公募基金市场的参与主体。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将是新的业务机会。

在龚涛看来,对于业务规模做大的大型券商而言,一定会顺应趋势去获取公募牌照,不然对自家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后,如果没有公募牌照,将会丧失该项业务的市场份额。此外,摆在中小券商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迅速独立拿牌通过降低业务门槛做大规模,另一方面干脆不拿牌放弃大集合资管业务,专攻经纪业务和公募所不涉及的其他领域。“券商资管将进入大资管时代,产品的丰富灵活以及公募牌照的加持将推动行业整合和集团化运营。”

非法征地

外商投资

金融

保险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