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公布2011年部门预算 支出总预算逾8.8亿
审计署公布2011年部门预算 支出总预算逾8.8亿 更新时间:2011-4-16 12:02:11 中新网4月16日电据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15日公布2011年部门预算。2011年度收入预算总计88176.44万元;支出预算总计88176.44万元,支出拟分别用于:一般公共服务81128.21万元;外交支出26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62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860万元。 审计署关于2011年部门预算的说明如下: 一、2011年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审计署部门预算实行综合预算,反映了审计署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预算。 2011年度收入预算总计88176.44万元。 1.财政拨款82108.7万元。是指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56万元。主要为所属计算机技术中心开展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2万元。主要为审计学会下属的《审计研究》编辑部发行收入。 4.其他收入3056.04万元。主要是所属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利息收入,以及按规定将清理的往来款项纳入部门预算使用的资金等。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57.27万元。主要是所属事业单位在预计当年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不能保证其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上年结转2896.43万元。是用以前年度未使用完,按规定结转到本年继续安排使用的资金。 2011年支出预算总计88176.44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81128.21万元。包括审计署本级、18个派出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为保证日常运转发生的基本支出和为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保障审计事业发展而发生的项目支出。 行政运行39245.89万元。是为保障审计署各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安排的支出。其中,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标准等安排的人员经费支出23402.68万元,按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安排的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培训费、行政差旅费、会议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5843.21万元。 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0951.04万元。主要用于“金审工程”运行及维护、国际审计组织培训研讨会、办公用房和设备维护修缮、设备更新购置、派出审计局取消公务用车后的交通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机关服务132.82万元。指为审计署机关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机关服务局的支出。 审计业务经费21000万元。用于按照审计纪律“八不准”的规定,审计人员外出审计期间一切经费支出。 审计管理经费7410万元。主要是用于审计法制建设、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审计结果公告、审计业务培训、审计新闻宣传等方面的支出。 事业运行1930.46万元。指事业单位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 其他审计事务支出458万元。指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支出。 2.外交支出268.8万元。包括向国际组织的认捐支出、按规定缴纳的国际组织会费支出及在华召开国际会议支出等。 国际组织会费12万元。指审计署参加国际组织,按照国际组织章程或协定规定缴纳的会费支出。包括:世界审计组织会费和亚洲审计组织会费。 国际组织捐赠6.8万元。为审计署向亚洲审计组织的认捐支出。 大型国际会议250万元。包括审计署承办亚洲审计组织高级审计研讨会、主办中非高级审计研讨会和上合组织最高审计机关联席会议所需经费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1626万元。包括按国家规定发放的离退休人员工资津补贴及离退休人员管理方面的支出。 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1477万元。为审计署离退休干部局统一管理的部机关离退休经费。 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149万元。为审计署用于离退休干部局的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4860万元。包括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职工计缴的住房公积金和发放的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支出。 住房公积金2524万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按规定比例为职工计缴的住房公积金。 提租补贴317万元,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向职工发放的租金补贴。 购房补贴2019万元,是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之后,按照国家房改政策规定,向无房职工、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 结转下年293.43万元。指预计需延迟到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2010年财政拨款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财政拨款预算数74905.12万元,财政拨款执行数81075.06万元,比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增加6169.9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审计事务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5 100.94万元,比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增加6122.65万元,主要原因: 1. 行政运行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34987.51万元,比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减少122.35万元,主要原因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指示精神,对行政运行科目经费预算进行了压减。 2. 一般行政管理实事务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8786.23万元,比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增加95万元,主要原因是:2010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增加了后勤改革工作任务,经预算报批程序后,相应追加安排了“后勤改革经费”项目预算。 3. 机关服务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132.82万元,与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相同。 4. 审计业务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18 790万元,与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相同。 5. 审计管理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5685万元,比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增加150万元,主要原因是:2010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增加了审计研究工作任务,经预算报批程序后,相应追加安排了“《中国国家审计学》编撰经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课题研究经费”、“工程质量审计研究经费”项目预算。 6. 信息化建设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6000万元,比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增加6000万元,主要原因是: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0年中才分别下达“金审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计划和预算。 7.事业运行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719.38万元,与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相同。 外交国际组织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与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相同,其中:国际组织会费17万元,国际组织捐赠6.83万元。 外交对外合作与交流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250万元,全部为大型国际会议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为1421.29万元,比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增加47.29万元,主要原因是:为改善离退休人员的保障状况,财政部追加安排了审计署离退休人员经费。 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与2010年初财政拨款预算数相同。 三、2011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 2011年审计署财政拨款支出预算82108.7万元。 一般公共服务审计事务76153.9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1052.96万元,增长1.4%,其中: 1. 行政运行2011年财政拨款预算数为37121.69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2134.18万元,增长6.1%。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录用公务员,审计署编制内实有行政人员较2010年增加7%。 2. 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9734.84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948.61万元,增长10.8%。主要原因:一是“金审工程”资产增加,运行维护费用相应增加;二是2011年审计署达到报废更新年限的设备增加,相应增加设备更新购置经费。 3. 机关服务2011年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32.82万元,与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持平。 4. 审计业务经费2011年财政拨款预算数为21000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2210万元,增长11.8%。主要原因:一是新增人员从事审计业务所需经费;二是2011年审计署新增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项目等审计任务,审计工作量上升;三是为加强境外机构审计,2011年新增“境外机构审计专项经费”项目。 5. 审计管理经费7395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1710万元,增长30.1%。主要原因是:一是2011年审计署加大培训力度,增加了审计培训方面的支出;二是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新增“2012年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立项前期工作专项经费”、“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管理专项经费”、“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项经费”等项目。 6. 信息化建设2011年财政拨款预算数为零,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6000万元,减少100 %,主要原因是:截止目前,发展改革委已下达审计署2011年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5185万元,但财政部目前暂未下达该项预算。 7. 事业运行2011年财政拨款预算数为769.95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50.57万元,增加7%。主要原因是:2010年事业运行所需资金有一部分是通过动用以前年度财政结转和结余资金安排的,2011年可动用的财政结转和结余资金大幅减少,财政拨款预算相应增加。 外交国际组织18.8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5.03万元,减少21%。主要原因是2010年财政拨款中有补缴以前年度国际组织会费支出5万元。 外交对外合作与交流250万元,与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持平。 社会保障和就业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1626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252万元,增加18%。主要原因是:按照有关预算管理规定,审计署机关离退休人员2010年规范津贴补贴所需资金有一部分是通过动用以前年度财政结转和结余资金安排的,2011年可动用的财政结转和结余资金大幅减少,财政拨款预算相应增加。 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4060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219万元,下降5%。主要原因是:2011年,审计署动用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资金安排住房改革支出,财政拨款预算相应减少。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