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乙烯低价抛售石化两巨头近半产能恐受冲击

中东乙烯低价“抛售” 石化两巨头近半产能恐受冲击

中东乙烯低价“抛售” 石化两巨头近半产能恐受冲击 更新时间:2010-3-13 0:01:38   “中东海湾合作委员会 国家的石化产品低价抛售将对国内石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抑制,近半数乙烯装置能力可能停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总经理常振勇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坦言。  在今年的“两会”上,常振勇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在有关自贸区谈判中高度重视石化产业安全的建议》。他认为,在自贸区谈判中不能无条件接受石化产品零关税的要求,要坚持合理的谈判底线和补偿方案。  对此,行业专家认为,我国乙烯类产品进口需求很大,大量进口中东石化产品可以减少国家对原油的进口,关键在于国家在关税税率的确定上如何把握。  中东产品具绝对价格优势  常振勇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鉴于欧美、韩日等传统石油进口市场较为成熟、需求增量小、产品档次高,我国将是中东国家大量过剩石油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  中东现已是世界乙烯工业投资最集中的地区。常振勇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2013年,中东地区乙烯产能年均增加近400万吨,到2013年将新增乙烯产能1600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新增产能的47%,届时全球约90%的乙烯衍生物和70%的丙烯衍生物净出口将来自中东,其中海合会成员国的出口量占中东地区的80%以上。  “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海合会国家的石化产品已开始对我国低价抛售。”常振勇说道,“其中2009年聚乙烯、聚丙烯和乙二醇的进口增幅分别达到49%、102%和47%,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低于当期市场价。”  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对《每日经济新闻》称,中东石化产品的现金成本不到我国的30%,成本较低。  中东乙烯发展主要是以当地廉价而丰富的天然气及轻烃为原料,加上装置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常振勇表示,中东地区的乙烯、聚乙烯、乙二醇生产成本仅为我国的20%~30%,聚丙烯成本稍高但也只有我国的75%。  近半乙烯装置或停产  据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中东地区聚乙烯、乙二醇、聚丙烯、精对苯二甲酸等石化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量合计将可能达到1682万吨,比2008年增长3.5倍。  据舒朝霞介绍,去年国内甲烷的开工率只有30%。受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乙二烯大量低价进入国内,国内开工率也相当低,开工也是亏损。以后,中东地区还将发展丙烯,未来也将冲击国内市场。  常振勇提供了一项有关部门测算数据,2015年国内乙烯装置开工率会降至54%左右,国内46%的乙烯产能、数千亿元资产闲置,并可能引发为其提供原料的配套炼油能力约1.5亿吨/年无法正常生产。”  据悉,目前,全国共有19家乙烯生产企业和21套装置,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  常振勇说,生产能力的闲置还将影响劳动就业和国家税收收入。此外,“国内石化产业一旦失去主导地位,下游企业的原料供应安全和价格决定权将被进口产品控制,遭受深远的负面影响。”  此外,常振勇分析,由于我国化工产品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内市场价格的发现机制为进口产品价格触发机制。关税税率下降,将使国内化工产品价格同步下降。  应坚持谈判底线和补偿方案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4个自贸区,其中已生效的自贸协定8个,正在谈判的自贸区6个。  “在这些谈判中,对方都提出了石化产品关税降为零的要求。”常振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说,“不能在自贸区谈判中无条件接受石化产品零关税的要求。因为一旦在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中接受这些要求,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中东石化产品大量进入,将使我国石化产业腹背受敌。”  常振勇建议,国家应从我国石化产业实际出发,在有关自贸区尤其是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中,坚持合理的谈判底线和补偿方案,支持国内企业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对《每日经济新闻》说,从市场需求来说,国内石化产品缺口很大,需要大量进口,石化企业也是从不同的利益角度看这个问题。从能源角度说,大量进口中东石化产品可以减少国家对原油的进口,所以关键在于国家在关税税率的确定上如何把握。  “中东各企业是会寻求利润最大化的,如果进口石化产品打垮国内产业,最后定价权会被撑控。国内上游石化产业垮了,下游相关产业也难保。”舒朝霞说道。

<.p>bitget官方注册网址

<.p>bitget交易所最新下载

<.p>bitget交易平台官网

<.p>Bitget官方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