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着力点推动转型加速下半年步入新周期

三大着力点推动转型加速 下半年步入新周期

三大着力点推动转型加速 下半年步入新周期 更新时间:2010-12-30 8:22:08   “十一五”时期我国转型缓慢,2010年房地产调控和节能减排“十一五”收官决战开启加速转型新时期。2011年国内外环境促使转型进一步加速,促进消费、促进中西部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明年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2010年开启加速转型新时期。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缓慢,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和第二产业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能耗较大。2010年“强制”转型开启加速转型新时期。  2010年“强制”转型的两大举措,一是4月17日实行的房地产调控新政,9月29日再度加强;二是节能减排,2006年“两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政府再次明确承诺这一目标。2009年底,这一目标完成了15.61%,2010年还要完成5%左右。  “强制”转型效果二季度与三季度明显不同。二季度,“强制”转型使一季度经济过热程度快速降温,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通胀压力明显缓解。但是三季度,商品房和汽车销售在“金九”快速回升,节能减排导致部分重化工业产品供不应求,反倒增加了通胀压力。  进入四季度以来,“强制”转型力度有增无减,通胀压力变为现实,接下来的紧缩将进一步增加转型压力;如果明年二季度经济增长还无起色,进入下半年,以紧缩为主的转型将会淡出,代之以新兴产业投资、区域发展、刺激消费等转型措施,这将会使转型加速。  第二,2011年国内资源和环境瓶颈促进加速转型。  1978年后,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时期的“库兹涅茨增长”。由于其高投入的增长模式,对资本、劳动、资源、土地等资源的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约束无法继续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此,从“库兹涅茨增长”向依靠创新而非资源消耗的“熊彼特增长”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劳动力增长高峰已过。亚洲开发银行在其发布的《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中警示,中国在劳动力方面面临三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红利”消失,熟练和半熟练工人短缺制约了企业制造水平,以及结构调整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还在增加,但增加数量越来越少,理论预测2015年前后是我国“人口红利”拐点。此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在全国2749个行政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进入2010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甚至湖南、安徽、四川等传统人力资源大省大量缺工,意味着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转而成为稀缺资源。  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我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大,资源需求大幅增加。原来认为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但现在来看,即使我国资源量丰富的煤炭,如果经济增长较快,也难以满足国内需求。  而对比煤炭资源,我国的石油资源缺口更加显著。受储量约束,我国的原油产量多年来未有明显上升,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油消费量的大幅增长。2007年底,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4358万辆,2009年底,增加到6281万辆,今年底预计可达8000万辆,比2007年底增长约84%。2008年油价曾上涨到147美元,如果明年油价再涨到100美元以上,净燃油支出就会大幅增加。  13亿人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先进水平,资源消耗在数量规模上仍然会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何况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在不少领域并不高,在一些方面浪费严重。所有这些因素将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得不面临更大的资源约束压力。  土地“非农化”速度放缓。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高增长是靠高速的工业化和快速的城市化两个引擎在拉动,土地更是成为这两个引擎的发动机。一方面表现在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村土地来推进高速工业化。另一方面,随着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世界工厂,正是得益于将近一半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进入市场。  但是,近年来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占用耕地的行为使得我国耕地面积日趋紧张,从2005年开始,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已明显下降。政府已明确表示必须坚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保证农业用地的同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还要优先用于安排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用地。严格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及土地招、拍、挂等供应方式的改革等,使得土地资源不再无限制地低成本供给,土地交易价格迅速攀升。  节能减排压力不减。“十二五”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不高于20%,但不低于15%。这样就意味着到201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将比2005年下降35%左右。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是非常艰巨的。  依靠传统能源几乎不可能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我国自1993年国内石油供应出现缺口以来,缺口越来越大,2009年达到27703万吨,进口石油达到20379万吨;自2006年以来,我国煤炭供应出现缺口3293万吨以来,连续4年消费量高于生产量,2009年进口煤炭高达12583万吨。  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依靠新能源的大发展。新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今后我国将重点发展三类新能源:第一是核电,第二是水电,第三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目前风力发电的每千瓦时成本为0.3―0.5元,已接近煤炭发电成本;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为1―2元,仍然较高。因此,从近期来看,我国应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这样新能源可得以快速推广并见到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应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因为太阳能无处不在,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2011年国际再平衡环境促进加速转型。  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抑制全球贸易扩张,五大鲜明对比使中国成为全球再平衡的焦点,人民币仍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这都将抑制我国出口增长。出口增速放缓增加了我国转型的压力。  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经合组织预测,由于政府退出经济刺激措施,同时投资复苏的步伐放缓,2011年将成为全球经济较为疲弱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在2011年降至4.2%。目前世界经济增长还面临诸如金融市场脆弱、主权债务危机、家庭消费动力不足和外汇市场矛盾突出等可能挫伤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且这些风险大多相互关联。  我国成为全球再平衡的焦点抑制出口扩张。金融危机后,中国商品房销售旺盛,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用工荒”再度出现,贸易顺差快速回升,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而西方三大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贸易逆差迅速扩大,鲜明对比之下,中国成为全球再平衡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摩擦增多,出口增长受到抑制。  2011年出口依存度将趋于下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低劳动力成本,2010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发生改变,另外,人民币升值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我国出口的比较优势。  第四,2011年下半年转型加速步入新周期。  2011年下半年转型加速。从经验来看,每年“两会”后和一季度数据出炉后的4月和5月往往是宏观经济政策密集出台时期,而具体落实在下半年。  2011年,加速转型将在下半年。一是上半年通胀压力较大,货币政策趋紧,加速转型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二是2011年保障房建设任务“两会”后才能逐步下达,下半年形成施工高峰;三是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成渝经济区规划、内蒙古区域振兴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可能明年上半年出台,下半年形成得到落实;四是如果明年上半年货币紧缩,经济下行比较快,不排除下半年政策放松,转型政策快速落实。  明年下半年经济将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换。一是克服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效应衰竭后,依靠自身增长动力实现的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二是这种增长是在继续保持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发生的,本身低于内生增长速度,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外部冲击,经济增长速度不会继续下行。我们判断2011-2012年经济都将保持9%以上、10%以下的较低增长速度,经济将积累较充分的内生增长动力,2013年起,步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加速上升期,因此,明年上半年完成上一轮经济周期衰退期刺激政策的消化,下半年将实现新一轮经济周期增长期开始的转换。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3d影像测量仪

光学检测仪器

上海影像仪官方

三次元影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