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风波尚未平绿地又因虚假宣传被罚44万前5月销售额同比降24

出轨风波尚未平绿地又因虚假宣传被罚44万:前5月销售额同比降2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因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绿地北展济南置业有限公司被罚44万元。据称,绿地北展济南置业有限公司此前在对某单位团购促销中,发放载有“济南市政府将搬迁至先行区”不实信息的宣传材料。

企查查显示,绿地济南公司为绿地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5日。最终疑似实控人为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

炒作“政府搬迁”被罚

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因虚假宣传“济南市政府将搬迁至先行区”不实信息,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绿地济南公司被罚44万元。

此前,绿地济南公司在对某单位团购促销中发放载有“济南市政府将搬迁至先行区”不实信息的宣传材料。之后,网上也有许多传言“跟风”称,济南市政府将北迁至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很快,官方进行了辟谣。济南先行区管委会答复:实施跨河发展、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济南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将济南市政府搬迁至先行区无事实依据,信息不实。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绿地济南公司进行检查,发现绿地北展济南置业有限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5月20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对绿地北展济南置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罚款44万元的行政处罚。

“谎言”不靠谱

其实,炒作“政府搬迁”一直是房地产销售惯用的“伎俩”。因为,一片区域若是能迎来“市政府搬迁”的重大利好,必然会提升区域价值、土地价值,房价也能随之攀升。

但是,绿地济南公司编造的“谎言”似乎太不靠谱。值得注意的是,济南市委市政府搬进现在的驻地――龙奥大厦,还不过10年。这座造价40个亿的大楼,可曾被称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单体建筑。也因此,龙奥大厦被成为中国版“五角大楼”。

人民网2012年12月11日曾报道称,位于济南经十东路的济南龙奥大厦,建筑面积37万平米,造价40亿,里面走廊周长为1公里,有40多部电梯,光电话和电脑信息点插座就有45000个。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单体建筑,世界第一大单体建筑为美国五角大楼。济南龙奥大厦是全国最大的政府大楼,主要为济南市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场所,亦是十一届全运会的指挥中心和新闻中心。

当时,就有媒体评论,40亿元打造,按照中国目前建筑物50年左右的寿命期限,用简单法来计算,每年平摊折旧8000万,平均每天就是近22万,每个小时差不多就是一万。

去库存之忧?

绿地济南公司之所以“撒谎”,或许还是为了卖房。

据2019 年报,绿地控股公司年末总资产11457 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278 亿元,同比增长 23%;利润总额 306 亿元,同比增长 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7 亿元,同比增长 3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193 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绿地控股的负债规模也已突破万亿元至10143.14亿元。于此同时,其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之间缺口却有扩大之势。

截至2019年末,绿地控股短期借款为296.8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868.84亿元,二者合计组成的短期债务高达1165.69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绿地控股短期借款为317.1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70.42亿元,二者合计组成的短期债务依然超过千亿,达1087.61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截至2019年末,绿地控股的货币资金为889.02亿元,与短期债务之间存在276.67亿元的缺口。至2020年一季度末,这一缺口扩大至306.20亿元。

此外,绿地控股去年库存高达6699.12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绿地控股的库存依然还高达6272.37亿元。

在此背景下,2020年,绿地控股重点工作的第一条第一点就是要从五个方面“狠抓销售业绩”。公司表示:“狠抓策略执行落地,全力以赴抓业绩;以回款为核心衡量销售业绩,实施严格的考核,狠抓现金回笼。”

然而,就在销售最要吃劲的时候,绿地京津冀区域营销负责人陈军却被曝出轨已婚“校花”的丑闻。在舆论的关注下,绿地集团撤销了陈军的职务并解除合同,折损营销大将一枚。而“陈军坐拥9000万”等举报中所提的经济问题,据称仍在核查中。

至于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的处罚是否会影响公司销售,绿地控股方面告诉时间财经:“处罚归处罚,项目销售归销售。像这类情况,公司会按照内部规章和相关流程,该纠正纠正,有责任人处理责任人。”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显示,绿地前5月实现销售额938亿元,去年同期为1238.8亿元,同比减少24.28%。

轴类测量仪

影像仪

测试光学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