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万亿级大蛋糕四大主力军全部杀到公募基金公司如何突围

分享万亿级“大蛋糕”四大主力军全部杀到!公募基金公司如何突围?

“四方逐鹿”基金投顾业务公募双向出击

去年10月,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陆续有5家公募基金、3家第三方机构、3家商业银行、7家证券公司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

四大类机构齐聚,中国投资顾问新时代来临。作为率先获得试点资格的公募基金双向出击,在相关业务已开展的基础上,加大基础产品提供力度,积极输出投研能力。

首批试点公募开始运作

易方达、南方、华夏、嘉实、中欧等5家基金公司最早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目前相关业务已经开展起来。

南方基金在获得试点资格之后迅速上线“司南投顾”,进行全市场优选基金产品配置,根据客户资金长短、风险偏好,搭建了四大理财场景。

中欧基金介绍,中欧钱滚滚基金投顾业务去年底于自营平台上线,今年2月20日在天天基金上线,后续还将陆续建立与外部各销售平台的合作。中欧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在投顾策略方面,将陆续研发各类场景化策略,包含养老、教育等,满足更多个性化投顾的需要。

2019年末,嘉实财富APP发布“嘉实财富投顾账户”,投顾账户基于嘉实财富平台上架的数千只公募基金,构建特色鲜明的投资策略,旨在解决投资者的具体问题,收获长期回报。嘉实财富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吉华介绍,投顾账户在收费方式方面进行了较大突破,通过减免认/申购费,仅收取与投顾账户规模挂钩的投顾管理服务费方式,让投顾和客户的利益真正绑定在一起,形成共赢的良性循环。

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备受行业关注,不少公司在积极申请。

创金合信基金公司表示,正在积极筹备和申报基金投顾试点资格,设置了专门的业委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新增资产配置与服务部、基金投顾管理部等部门,在风控、客服等增加了相应岗位。“我们非常看好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中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催生出强烈的财富管理需求。随着金融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产品复杂程度更高,投资者需要且依赖门槛较低、普惠式的公募基金投顾服务。”创金合信基金相关人士说。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所在公司去年就申请了业务试点资格,未能首批入选。公司有专门团队跟进这一业务,在系统、人员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

应对竞争“两手抓”

在银行、券商都进入投顾市场之后,为应对更激烈的竞争,基金公司多是“两手抓”,一边积极投身投顾业务,一边加大基础产品提供力度,做好投研能力输出,加强和其它机构的合作。

南方基金人士表示,投研及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与专业的客户陪伴及服务能力,有助于基金公司在投顾业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将以提升客户盈利体验为核心,从“投”和“顾”两方面出发拓展投顾业务。投资端,主要是优化产品布设矩阵,补充更多投资周期、人生阶段的场景,为客户打造更定制化、更合适的产品。顾问端,将持续升级陪伴服务,围绕千人千面的定期报告、市场行情追踪、专业解答和互动分享等多方式打造一站式的资产配置体验。此外,还将投顾客户满意度纳入投顾人员的考核中,进一步将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在一起,实现双赢。

陶荣辉介绍,在嘉实财富投顾账户中,除了提供给定风险偏好下的组合优化这类传统资产管理的投顾服务,还将陆续推出以满足客户人生、财务规划等特定需求为目标的账户,为大众理财提供长期生息、抗通胀、养老、保险保障类服务。未来,嘉实财富投顾账户将继续扎根于专业的投研,从科技技术方向探索、强化投资者的个性化服务,依托系统程序、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入布局投资顾问业务,借助于科技赋能、更好地服务于投资人。

丰富底层产品、做好投研能力输出也是基金公司布局方向。创金合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在服务好客户这个大目标引领下,市场各方是可以互相协作的。投资是一个专业而复杂的系统,对应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就需要大家分工协作。“银行、券商、第三方都有客户优势,基金公司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募产品运作规范、信披及时充分的特点,提供组合策略的底层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在权益研究、全球资产配置等领域的团队,为大家提供特色策略。”

有不少基金公司看准投顾业务发展对产品需求的提升,加强了对指数、ETF等工具类产品的布局。“我们公司在积极跟相关业务方沟通,确定市场需求点来设计产品。”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业务发展任重道远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数据上看,当前投资顾问业务发展速度并不算快。投顾业务的核心是客户信任,建立信任需要时间。

南方基金表示,目前基金投顾还处于试点阶段,随着业务的逐渐成熟,在投顾方类型、投顾服务的产品形态等方面都会更加丰富和多元。从海外发展经验看,不同类型的投顾机构都有发展空间。一是资管机构开展投顾业务,也就是现有买方中介。以南方基金为例,公司具备专业的投研团队和投研平台,可以将投研能力转化为投顾服务和投顾产品,如资产分析服务、投资策略管理、投研报告服务,等等;二是为投顾提供服务的投顾平台型公司,可能是现有的销售公司或互联网平台,凭借科技能力赋能投顾交易服务和客户需求匹配服务;三是可能会产生独立的投顾公司,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

创金合信基金表示,基金投顾在海外兴起已超过十年,业务发展需要产品、投顾、客户、组合投资理论的共同成长。美国的基金投顾发展得比较好,其底层产品选择了低费用、高流动性、业绩基准明确的ETF产品,而ETF的兴起又与金融危机有关。可以说是外部环境适宜,客户需求转向等多个因素共同促进了基金投顾业务的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市场正在快速成熟,监管层也很支持,整个行业都在为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努力。

“基金投资顾问这一新业务模式的推出,丰富了基金行业资产管理的内涵,拓宽了基金行业提升居民财富管理服务水平的路径,对培育代表投资者利益的市场买方代理中介机构、改变传统卖方代理为主的基金销售模式、打造新型买方代理的投资顾问生态有重要意义,通过专业机构引导投资者长期理性投资,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陈彤表示,“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在国外已相对成熟,投资者接受度较高。但要获得国内投资者的认可并不容易。这实际上是要培育一个新的市场体系,仅是引导投资者转变原有的投资理念和逻辑就极为不易,需要大量、持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银行、券商积极布局

财富管理转型大幕徐启

继公募、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纳入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后,银行、券商也加入进来。2月底,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成为首批获准纳入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的银行;申万宏源、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联证券等7家券商也已获批。至此,公募基金、第三方销售、券商、银行四方齐聚,基金投顾市场竞争大幕徐启。

银行、券商布局投顾业务

谋求向财富管理转型

虽然银行、券商稍晚获批,但在投顾业务布局方面,上述机构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如工商银行推出了“中证工银财富基金指数”和“AI投”服务,目前,AI指数余额105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FOF基金暨主动管理指数基金;“AI投”全系列规模达到了150亿。

招行财富管理部相关人士表示,基金投顾是“投”与“顾”的结合,提升投资者体验的关键是做好“投”,更要做好“顾”。围绕“顾”的方面,招商银行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同时展开。

除了银行,头部券商也在投资顾问队伍和平台建设方面持续投入,谋求财富管理转型。

中金公司财富服务中心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梁东擎表示,中金财富一直以资产配置为理念,服务客户的理财需求,是市场第一批发布资产配置策略报告的证券公司。同时,中金在十年前就成立了产品研究团队,专门负责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各类型资管产品的研究。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公司搭建了覆盖全产品链的投顾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投顾服务,未来还推出管家式服务,通过“长期投资、组合投资、价值投资”等方式为客户当好管家,解决“基金赚钱,客户不赚钱”的痛点,实现“让财富保值增值不再困难”的愿景。目前,中信建投证券正在准备验收阶段,按照证监会要求积极备战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工作,业务上线后将稳步推进。

去年底,华泰证券推出投顾工作云平台AORTA,已成为公司2000多名投顾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同时上线涨乐财富通7.0版本,设置了投顾服务专区和智能资产配置功能,依靠大数据为不同风险偏好和需求的客户,智能匹配不同的资产配置计划。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拓展投顾市场

随着券商、银行的入局,基金公司、第三方销售、券商、银行四方将同台竞技,基金销售行业格局如何变化也牵动各方神经。

招行财富管理部相关人士表示,从基金投顾的“投”和“顾”两个维度来看,基金公司在投资端是强项,“顾”的部分稍弱;券商投资端仅弱于基金公司,顾问端主要服务股票客户,公募业务上经验不足;第三方投资端最不具备优势,顾问端拥有海量客户,线上经营有一定优势;银行作为公募基金最主要代销渠道,积累了大量优选公募基金的经验,有足够能力做好基金投资,而在顾问端也积累了丰富的顾问式服务经验,尤其是线下理财客户经理队伍较为成熟,但线上经营能力则稍显不足。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对比获批的银行、券商、基金、第三方四类机构,在基金投顾业务上各有优势。就券商而言,一是具有基于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经验,拥有完善的投研体系;二是具备专业的投资顾问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顾问式服务;第三,拥有相对完善的线下网点和高质量的客户基础。基于此,拥有多方优势的券商有望突出重围,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梁东擎表示,证券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但仅仅了解资本市场是不够的。绝大部分客户,尤其是大众富裕客户的风险偏好不高,还需要通过固定收益类、另类资产甚至部分海外资产配置帮助客户分散风险,稳健增值。

从第三方角度来看,盈米基金认为,在整个产业链上,基金公司与第三方销售公司是紧密的合作关系。基金公司具有强大的投研力量,第三方销售机构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未来的格局一定是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更加紧密合作,一起为投资者服务。

多位获批基金试点的机构认为,在基金投顾中,“顾”比“投”更加重要,哪类机构可以解决这一痛点,就有望在投顾业务上占据更大优势。

招行财富管理部上述人士认为,“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已然成为行业痛点。基金投顾要解决的不是在投资端带来更好的收益,而是如何让基金收益变成投资者收益,真正帮助投资者提升盈利体验。

中信建投证券、盈米基金等机构都认为,投顾业务中,最重要的是用“顾”围绕“投”,执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组合投资”理念,并大概率带来合理的长期回报,全方位服务投资者。

除了各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外,多家基金投顾试点机构认为,处于行业发展初期,且客户群体丰富的基金投顾市场,需要各家机构发挥差异化优势,通过合作和竞争,共同做好投顾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相较于市场竞争,产品服务能力打造、业务模式探索和投资者教育是各参与主体当下面临的更重要的挑战。已获批机构均有各自的竞争优势,只有抓住机遇,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尽快补足短板,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贴心、便捷安全的顾问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

盈米基金也认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体量巨大,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第三方都有各自的客户群体,市场上也需要多元化的买方投顾服务,相互竞争,促进发展。

优先考虑生息投资策略

提升权益投资配置比例

过去一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之剧史上罕见,风险偏好迅速回落,油价跌幅一度超过30%,多个国家股票市场触发熔断,美股更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两次熔断,欧美股市纷纷进入技术性熊市。传统避险资产中,黄金出现大幅下跌,债券市场则吸引资金流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曾下探至0.35%历史新低。

海外疫情冲击下,A 股虽然也受到影响,但明显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未来大类资产配置上,普通投资者如何布局基金,投顾机构及基金公司给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短期偏债配置

适当时机增加权益比例

创金合信基金表示,目前A股市场核心逻辑的演绎由两个因素推动。一是国内疫情逐步稳定后,对经济和企业基本面实际影响的认知逐步清晰;二是疫情在全球扩散的情况、对海外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从海外市场向国内市场传导的情况。

创金合信基金认为,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市场正处在疫情产生影响的消化期。这个消化过程包括市场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消化,如社融,信贷等数据,和对市场基本面的消化两个方面。基于此,短期宜偏债配置,中期均衡配置。由于避险需求尚未消除,可适当增加短债等的组合的占比。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以外,也要考虑特效药和疫苗研发以及天气的因素对疫情的影响。可能的医疗突破或病毒的自然消亡都有望提前带来市场情绪和基本面预期的反转。

基于此,创金合信基金建议普通投资人合理平衡自己的投资组合,不要急于抄底而增加风险敞口,因为后续市场还可能会有事件性的波动。而疫情的影响一旦消除,也还会有长期向好的投资机会。在组合投资上,可采用较为均衡的组合划分,在短期上偏债配置,中长期可考虑平衡配置组合,适当时机增加权益比例,提高风险权重。

优先考虑生息资产

嘉实财富总经理陶荣辉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利率一直处于低位。负利率债券规模自2014年之后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8月底,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达到峰值。全球以买持为主要策略、负债端资金久期较长的机构面临严峻的资产荒挑战。未来,利率还会持续走低,负利率可能是全球金融和经济界的主要状态。本质上利率是由社会的资本回报率决定的,而社会整体的资本回报率又是由人口、资源、技术、制度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的。央行只能顺应趋势调整政策,改变经济增速的斜率,但无法改变长期方向,利率进一步走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陶荣辉建议,在低利率环境下,生息资产应该受到重视。过去20年的生息主要依赖于投向房地产、基建的间接融资体系。随着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科技驱动转变,未来的生息方式也将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在疫情冲击下,楼市交易量降至冰点。在此背景下,生息资产受到追捧,如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的优先股、高分红股票、中资企业美元债等。事实上,生息的方式有很多,如波动生息、权益生息、时间生息,等等,寻找靠谱的生息方式是理财中始终都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投资人来说,可以考虑优先股、波动生息、权益生息等投资策略。

陶荣辉表示,未来看好权益资产投资价值。随着新经济对旧经济的取代,金融资产将显著受益。居民将从“过度举债”回归到“适度储蓄”,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配置,其中就包括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当前中国股市估值水平相对合理,中国利率预期将长期趋势下行。在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对股市的支持进一步增强。伴随利率长期下行,A股的估值仍有望获得提升,具有显著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光学影像测量仪

三次元影像仪

光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