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银行放贷2015贷款【新闻】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2015银行放贷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2015贷款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什么情况下银行才能加息?银行抽贷是什么意思职业放贷人从什么时候起算买房时从银行贷款50万,那么银行放贷的钱是谁的?赚的利息钱又是谁的?什么情况下银行才能加息?关于加不加息,近期我刚好在跟一些券商分析师聊这个问题,简单说说我的看法,以及业内的一些观点。(注:我们这里讲的加息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非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最近有一些券商喊加息,基本理由如下:

加息既是对实体经济复苏的确认,也有压低明年通胀、防止资本外流的诉求;更深层来说,依靠“严监管、宽货币”控制总量的方法难以去杠杆,金融机构会通过各种办法规避监管,基准利率过低,利差较大,仍然会使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而通过加息这种市场化手段更加有效,也更有必要。如果我们站在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和传导机制上来分析,未来加息确实有必要,中国央行需要维持一定的中美利差,避免使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平抑资本外流。

不过我认为,央行一直不动基准利率是因为如今的1.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不同于2015年1.5%的基准利率。

第一,M2增速出现收缩。2016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紧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让钱变贵,即上调利率;第二种是让钱变少,即控制M2增长速度。基准利率维持不动,收缩M2也是一种紧缩,M2增速今年已经跌破9%,反映货币供给处于紧缩状态;反映货币需求的社融增速一直在13%左右,居高不下,这种供给需求的剪刀差正是紧缩的信号。

第二,实际利率已经显著上行。不仅是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以房贷利率来说,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6%,相当于基准利率1.09倍,环比10月上升1.13个百分点,同比2016年11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44%,上升20.72个百分点;而在2015~2016年间,房贷利率最低到了85折。虽然基准利率看上去没有调,但整个社会的利率中枢都在显著上行。第三,利率市场化让1.5%的基准利率失去了原有的实际意义。从2014年底央行开启降息通道的时候就已经在逐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到2015年10月24日最后一次降息的时候,央行彻底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对于居民而言,由于存款利率浮动的因素,直观感受是存款利率变化不大;从银行角度来说,负债端的成本也可以“浮动”以保持不动。人们更关心的是,上调基准利率影响了房贷利率,动的是存量市场,而上浮利率更多影响增量市场。所以中信证券所说的“非对称加息”是有理论操作可能性的,但意义可能不大,因为本来MPA考核的压力已经够大,再压缩存贷款利差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去杠杆或许是影响利率政策的考虑因素之一,但并非核心因素,我们需要观察今年货币政策的核心矛盾。注意,在分析一切央行的行为和特征上必须要从多目标制出发,中国央行在法理上有四个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中期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叫金融稳定;特殊时期还有两个特殊目标,一个叫发展金融市场,一个叫金融改革开放。这么一数下来就有7个目标,在工具不足以应对这些目标的时候,只能抓这些目标的主要矛盾。业内判断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是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仅仅跟踪经济增长和物价是无法判断利率政策的。换言之,如果明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转换成经济增长过热(GDP增速上行到7%以上)、物价上涨过快(CPI上行到3%以上),那么上调基准利率或许会是央行的选择之一,但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从内部一致预期来看,明年GDP增速基本不可能再上行到7%,会比今年略微回落一点,也符合权威人士所说的经济“L型”判断,未来经济几乎不存在大幅上行的可能。去年年底,全球对于再通胀的预期开始升温,对于今年PPI的乐观传导到了对于CPI的担忧,结果今年国内CPI基本一直在2%以下徘徊,PPI并未对CPI进行有效的传导;目前券商对于明年的预期也是前高后低,最高2.5%左右。这样不到3%的低通胀+不到7%的稳定经济增速如何支撑上调基准利率的预期?从外部因素来说,美联储货币政策作为全球流动性的总闸门,外溢效应很明显,至少我们看到美联储加息迅速影响到了韩国央行,但是中美之间和美韩之间的经济体量差异很大,美联储加息的政策外溢效应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如对韩国——韩国是被动受到美联储影响,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和美国更多是互相影响,所以不能简单判断中国一定要在货币政策上跟随美国。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差异决定货币政策正常化调控方式不同,美联储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资产负债表的大头,而中国央行的资产扩张则是主要依赖外汇占款和金融机构持有债券,故与直接调控国债市场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政策不同,人民银行则主要通过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调整,来影响长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形态。

从2015年的“811汇改”到2016年的防风险的提出,中国对外在不断加强资本管制,隔离外部风险,对内严监管去杠杆;同时10月份以来央行各项数据均有好转趋势,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一定是越来越大的。这一切都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更强,更没必要看美联储的动作亦步亦趋。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还有很多,即使央行明年真的上调基准利率了,也是象征性加息,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官方明确过,要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即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原先货币政策实现不了的目标,可通过双支柱调控模式来实现,这也使得货币政策应用从传统的总量调控偏向于结构调控。最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原有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就显得没必要关注了,甚至未来可能会消失。当然这一进程是缓慢的,却也是利率市场化必然性的方向。在银行存贷款利率已经初步实现市场化背景下,为了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央行需要通过政策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完善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建立起完整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随着中国央行逐步建立起成型的利率走廊,培育新的基准利率(短期如DR007,中长期如OMO、MLF、SLF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水平,金融市场将对利率和流动性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总结起来:当经济过热通胀过高,央行就可能上调基准利率;当货币市场利率中枢走高,央行就有可能上调政策利率。

银行抽贷是什么意思就是银行贷款给企业,假如说2015年到期的,2013年银行认为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要提前收回贷款这就是抽贷这是我理解的抽贷

职业放贷人从什么时候起算2019年

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是从2019年10月份开始的民事案件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于2015年9月1日生效后,陆续有法院开始认定职业放贷人。

买房时从银行贷款50万,那么银行放贷的钱是谁的?赚的利息钱又是谁的?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并到一起来说!银行吸收储户的存款,然后通过信贷的形式发放贷款,所收取的收益,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给储户,剩余部分就是银行的收益!

说白了,银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左手“借入”、右手“借出”,赚取存贷款利差,俗称“剪刀差”收益!虽说,现如今银行的收入来源多样化,但是存贷息差收益依旧是其最主要的收益!

举例子来说,从银行办理住房抵押贷款50万元,贷款利率基准上浮20%(5.64%),期限20年。而银行的这笔50万资金,即可能来自于成百上千个不同的储户,也可能是公司的存款,有一年、两年的定期存款、甚至还有活期,这部分资金的成本可能只有3%,但是银行却可以5.64%的利息借给贷款人,中间2.64%的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当然,如果贷款人未能及时归还借款,形成坏账,储户的利息银行还是要正常支出的,这就是银行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相对会比较小!

只要每时每刻都有用户进行办理存贷款业务,银行的系统就会如此循环往复的运转下去!而银行通过庞大的资金基数,往往1%的利差,每年就可以给银行创造出几百、上千亿的收益!因此,银行这个“金融中介”才会如此的赚钱!

总之,储户把钱放在银行,银行再把钱借给贷款人,通过这种左右倒腾,银行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关于2015银行放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Bitget

Bitget

Bitget

Bit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