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大高金教授李祥林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整体分析框架结构

上交大高金教授李祥林: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整体分析框架结构

上交大高金教授李祥林: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整体分析框架结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MBAChina网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丹桂飘香之际,福利空降之时。当新睿班的童鞋们正怀着指数般上升的激动兴奋之情跨入高金之门的刹那,便迎来了首位神秘大咖的顶级思想盛宴。

神秘嘉宾简介:

李祥林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金融硕士项目联席主任。拥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以及精算、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和数学学士学位。曾担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首席风险官,花旗银行和巴克莱资本全球信用衍生品数量分析和研究部门负责人,美国国际集团资产管理分析部门负责人。在风险管理、金融新产品开发和研究、资产管理、保险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拥有丰富的高级管理经验。

在学术方面,李祥林博士曾在《固定收益》、《衍生证券》、《商业和统计》等专业期刊发表过多篇研究文章,曾被选为北美精算学会投资分会理事,目前是《北美精算期刊》副主编。他于2000年在金融杂志《固定收益》(Journal of Fixed Income)上发表论文“论违约相关性:相依函数方法”(On Default Correlation: A Copula Function Approach),首次将相依函数(copula)引进信用组合分析,给信用风险关联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对信用组合交易和证券化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高斯相依函数信用公式被市场广泛使用和学术界认可,是信用组合交易和风险管理领域的标准公式,也被信用评级机构用来作为CDO等结构化产品的评级量化模型。李祥林博士的这项研究工作获得华尔街日报(WSJ)头版、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日本经济新闻(Nikkei)、加拿大国家广播公司新闻(CBC News)等多家全球顶级权威媒体报道。

祥林老师以《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整体分析框架结构》为题,系统地从风险的基本概念与要素、金融危机的实践教训、风险管理的必备技能、风险战略及偏好的设定步骤、金融机构整体分析框架结构等角度为大家作了醍醐灌顶的阐述。

【全球领先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的看法】

【IIF总结的金融危机对风险管理的教训】

【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

祥林教授表示,风险管理的中心是人,最大的风险是由人为造成的,公司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整个公司风险控制之上。风险管理需要理解各方的动机从而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同时需要足够的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管理人员,用博弈的方法来应对每个交易;要充分考虑意料之外的风险,风险管理需要采纳“不存在意外”的态度,将所有可能的风险都纳入其中,并且对传统判断提出质疑;风险管理需要有效的沟通,风险管理过程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管理层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来做出决定;风险管理需要主动和谨慎,在风险发生的时候,被动风险管理是无用的,只能与其他部门同时接受风险发生的事实。有效地管理新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内在的责任,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关于在险价值的计算,或是各种各样的风险报告。不能以公司机构的存亡为赌注在市场上进行博弈,也不能去承受那些会使机构名声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管理需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应该建立综合系统以便快速地集合处理各类信息,以便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风险管理需要对产品有深刻理解,即对公司所有的产品、业务、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其局限性有全面的了解。

【风险战略】

【风险偏好的设定步骤】

上图所示定义风险偏好的步骤结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分析方法,定义了一个组织的整体风险偏好和其在各业务线和风险类别中的分配。

【风险管理基础架构---系统和数据】

IIF于2011年6月发布报告《风险IT与运营:加强能力(Risk IT and Operations: Strengthening capabilities)》,指出金融业在风险IT和运营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风险分析的复杂性、实时计量能力和IT基础架构的灵活度等。

IIF在风险IT领域的未来改进建议有64条,主要包括:

1、提高数据标准化和风险汇总分析能力,以加强风险报告和监控。

2、遵循系统的端对端设计原则,在系统上提高风险和财务的流程和数据整合程度,将风险IT的规划和公司战略规划结合起来。

3、提高风险IT系统覆盖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系统的整合程度,改善风险IT系统架构的灵活性,便于向未来架构迁移和改进。

4、提高风险IT的管理治理结构,提高风险IT人员的业务技能,与风险监管要求的变化保持同步并提高信息安全。

5、与监管保持沟通,及时满足监管的报告要求。

【资产负债管理分析的重要性】

以下任务均涉及资产负债表分析:

外部或监管要求:美联储综合资本分析和审查(CCAR)、全球保险资本标准(ICS)、英国审慎监管局(PRA)压力测试;

内部要求:预算、SAA/TAA、经济资本、绩效分析、风险资本、投资组合重新平衡与宏观对冲。

所有这些项目看似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大量共同点:

–从资本、风险或绩效的角度而言,企业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如何;

–这些情境可能是外部施加或内部生成;可能是少量情境或大量情境;

–要求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估值;可采用GAAP/STAT估值或经济估值;

–都需要构建完整的资产负债表;

–都要求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一致性,以及两者如何彼此关联。

有必要研究所有这些项目,寻找到共同特点,构建分析框架,并且将每一个项目都纳入相同的框架中。

所有项目可以划分为共同的基本要素,并按顺序逐一处理。

有助于构建实施架构,并且提高完成每个项目的效率和速度。

【解决问题三部曲(GMP)】

治理(Governance):资产负债表建模需要公司不同团队的参与,如投资、保险精算、风险管理和财政/财务团队等,因此,明确定义每一团队的责则是成功的第一步;目前,不同的资产负债表建模项目分别隶属于不同团队,几乎不存在整体的框架结构。这导致了重复投入和缺乏全局观的思维,最终造成所有项目的执行不善;例如,即使仅针对资产负债管理(ALM),安永事务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拥有专属的ALM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保险精算或投资团队。没有专属ALM职能部门的其他企业则依赖于这些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方法(Method):需要整体分析框架来“关联”所有看似迥然不同、但内在相关的部分;为整个企业范围的实施提供指导。

平台(Platform):需要对所有业务要求的良好(不一定充分)理解,并构建起灵活敏捷、具有前瞻性、基于应用服务(SOA)的应用框架;科技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存储工具和容量、计算性能以及将大量信息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能力。

【金融企业的整体分析框架结构】

什么是风险因子?

风险因子是最小的,最基本的系统性基本面驱动因素,影响着资产和负债绩效以及风险特点。

为什么我们聚焦于风险,而不是资产类别或负债业务线?

以往的金融危机揭示了看似互不相关的资产类别,乃至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用化学概念来进行比喻:如果把资产类别比作分子,那么风险因子就是原子。”

当资产/负债通过定价函数以较为复杂的方式明示或默示共享风险因素时,风险因子模型相对较为稳健、稳定;

风险因子对于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可能较为直接,例如利率对企业债和固定年金估值的影响;也可能较为间接,例如GDP增长率对大多数固定收益和负债产品估值乃至保险业务量的影响。

风险因子模型的工作原理:

综合性风险因子模型将为资产和负债的估值提供输入信息;

可执行资产和负债估值,并可产生经济/GAAP/STAT资产负债表;

可根据总体风险因子模型所产生的市场情境,预测资产/负债价值的未来可能结果/分布。

bitget交易所下载链接

bitget官方网址是多少

bitget最新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