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以及工商银行负债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能低于多少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什么银行的负债都是指什么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能低于多少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负债也同理.银行体系是个高风险高负债的行业,它面临的风险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就是不能偿付到期的债务或没有资金去增加合理资产的风险.为此,银行监管部门为了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规定流动比率(就是你上面所说的比率)不得低于25%.它的意思就是说以流动性负债为准,你应该至少保持它的25%的流动性的资产,以防止因流动性问题导致的银行风险.不然的话,银行都将流动资产变为长期资产了,因为收益大多了.但是风险也大大地增加了.
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什么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一、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的业务就是存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二、资本金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成立时依法必须筹集的资本。
三、同业拆借,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入拆出。
四、向中央银行借款,包括再贴现、直接贷款。
银行的负债都是指什么啊?在负债端,对债券投研人员,比较有意义的项目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四大项。
1、向中央银行借款
顾名思义,这一项负债是银行向央行申请“贷款”形成的科目,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已知的有:再贷款、再贴现、中期便利操作(MLF)、公开市场操作(OMO)、常用借贷便利(SLF)等。
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基本的流程和套路都是银行用自身符合央行要求的资产作为“合格抵押品”,或私下一对一的向央行提出申请,或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向央行申请资金。央行再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认合适的规模,将其划拨给银行在央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中,形成超额存款准备金。
所以一般来说,这个科目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对应的是资产端“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规模的增加或减少。
未来,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其他更具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未来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构成不同的影响,但只要商业银行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债务,那么这些工具最终都必然会归入“向中央银行借款”这一项。
2、吸收存款
这是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负债项,在2014年前,这一项占银行负债的比例在70-80%以上。但2014年之后,随着金融资管产品(余额宝、各种理财)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居民储蓄开始脱离银行表内,银行开始更加依赖同业负债资金,存款占比逐渐下滑。
通常来说,银行增加表内存款,有三个途径,这三种途径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
一是通过信用派生创造,企业一般会在商业银行开设企业存款账户,当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投资企业债券和非标时,相应会在企业的存款账户中进行记录,从而在账面上增加了银行的存款规模。
但当企业存款规模增加了,银行需要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纳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将超储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使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配债资金减少。
因此,存款的增加不一定对债券构成利好,或者说信用派生形成的存款,对债券必然是利空的。这也是为什么,做债券研究的人如此重视金融数据中的信贷和社融两项数据的主要原因。
二是通过参加国库定存招标,吸纳财政资金增加存款。国库定存招标带来的存款,虽然同样需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但这部分资金是央行直接将国库中的财政资金转移给银行,对银行来说是确切的可使用资金的增加,而不是账面规模。
因此,即使需要冻结一部分资金缴准,银行也依然还有更大规模的可自由支配用于配债的资金,所以对债券而言,总体是利好。
三是揽储,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拉存款,将流通中的现金M0拉回银行系统,转为银行的库存现金或超储。
显然,这种方式带来的存款增长,和国库定存性质类似,虽然都要缴纳法定准备金,但银行总体流动性增加了,对债市构成利好。
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存款都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除保险机构所做的协议存款外,其他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是无需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吸收存款”这一科目,也不包括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
3、同业负债
同业负债共包括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三个科目,这三个科目和我们在资产端所讲的同业资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拆入资金对应同业拆出。一个银行将资金同业拆借给另一个银行,那么该银行同业拆出规模增加,而另一个银行则形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也是一样。一方银行是买入返售,作为交易对手的另一方银行必然会形成卖出回购。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略有不同,它的口径要更宽泛一些。通常来说,银行在债券市场上是资金的融出方,一般不会找非银机构融入资金,所以无论是拆入资金,还是卖出回购,对应的基本都是银行同业。
但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其范围要广的多,非银机构形成的同业存款反而有可能会比银行同业存款多。
比如我们买公募基金,买银行理财,或是我们去炒股交给证券公司保证金,这些资金最终都会先以同业存款的形式进入这些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存款账户里。然后这些机构再将这些账户中的资金,用于投资或其他用途。
同业负债非常容易受监管的影响,它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监管政策出现了变化。
比如2017年,监管机构主导金融去杠杆,严查资金空转套利,禁止银行用同业负债工具去购买同业理财、券商资管等固收产品。
这不但使固收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还促使银行赎回未到期的固收产品以应对监管。这些固收产品为了应对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需求,被迫抛售流动性好的利率债,从而引发了2017年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
还有同样在2017年,银保监会提出了一堆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强化了存款负债的地位,如果同业负债规模过高,银行可能无法在这些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考核中达标。
这直接导致部分银行主动削减同业负债规模。由于负债端的萎缩,资产端也被迫收缩,流动性最好的金融投资自然会成为银行匹配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抓手,债券或固收产品又再次被抛售,引发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
所以,同业负债这一项,在定义和概念上不难,真正困难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是在金融监管层面。
对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展开,届时大家能看到,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到底会有怎样的监管约束,这些监管约束对债券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4、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科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同业存单,二是银行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金的资本工具,比如次级债、二级资本债等。
这部分之所以被大家所重视,在于同业存单的特殊性。
同业存单兴起于2014年,在性质上其实更像是同业存款的替代品,同样是用来吸收同业负债资金的债务工具。
但与同业存款相比,同业存单在兴起时更具有优势:
1)同业存单不被纳入同业负债项(尽管他是用来吸收同业负债资金),不受同业负债的监管限制;
2)线上标准化发行,更方便和更低的操作风险;
3)资金更具稳定性,不存在提前支取的风险。
因此,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同业存单的出现让他们突破地域限制、突破监管限制,扩张规模成为了可能,大量中小银行和股份行在2014-2016年放量发行同业存单,造成同业存单规模快速上涨。
但2017年金融严监管,央行和银保监会补上了对同业存单的监管“真空”,将同业存单纳入至同业负债口径,从此银行利用同业存单扩张规模受到制约,中小银行和股份行的存续规模逐渐见顶并稳定下来。
但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中,同业存单依然被认为是银行发行债券融资的行为,所以在会计记录时,同业存单依然被认定在应付债券项下。
5、对于银行理财
我想你问到银行理财,你应该是比较关心银行理财的风险性问题。毕竟最近银行理财的负面消息很多。其实你可以在买银行理财之前可以到辨险识财查看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价报告,这样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到该款产品可能的潜在性风险,这样也有利于保证你的资金的安全。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您好,山西中公金融人为您解答!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商业银行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更多关于银行的招考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山西中公金融人(sxzgjrr)订阅查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