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吟镇江|张可久《[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赏析▓ 祝诚/文 王宜早 张一阳 王新南 陈恕华 唐明觉 陈广进 周笃荣/7人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王宜早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
★ 张可久
倚篷窗一笑诗成。
远寺昏钟,
古渡秋灯。
隐隐鸣鼍。
嗷嗷旅雁,
闪闪飞萤。
海树黑风号浪惊,
越山青月暗云生。
书客飘零,
欲泛仙槎,
试问君平。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张一阳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王新南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陈恕华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唐明觉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陈广进书
《[双调]折桂令·江上次刘时中韵》周笃荣书
【祝诚赏析】
从标题可知,这是作者渡江南下,船行“江上”时,和刘时中同宫调散曲的次韵之作。所谓“次韵”,是“和作”的一种形式,亦叫“步韵”,也就是依次用原作的原韵原字创作诗词曲。至于刘时中系何许人也,大多认为是著有名篇《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散曲家。《上高监司》有前后两套,单是后套即由34支小令组合而成,长达1800字,为元代散曲之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均非同一般,被誉为“空谷足音,旷世奇文”,绝非吟风弄月、叹老嗟卑类散曲家可比。可惜,刘氏[双调]折桂令原作已佚,否则拿将来与张氏此曲对读共赏,定是十分有趣的阅读体验。
此曲一开篇,作者即自信满满道:临江倚窗,广开视听,莞尔一笑,曲便吟成,俨然是一创作捷才。只见他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入手:先着眼远方,遥闻巍峨金山传来悠扬的萧寺晚钟,而西津古渡处、小山楼头前,秋灯闪烁,千年长明。再收回视线,写江中船上所见所闻:那鸣鼍,即扬子鳄,俗称猪婆龙,不时传来隐隐的鸣声;天空旅雁南翔,唤声嗷嗷;而身边的飞萤,一亮一闪。这里叠词连用,节律严整,呈妙语连珠之势,这便营造出一个朦胧隐约、扑朔迷离的意境。接着宕开一笔,再用一组对偶句,把这一意境描绘得更加惊心悚魄,令人避之犹恐不及了。黑黝黝的海树挺立在“风号浪惊”的江畔,而越山明月也悄然躲进了云隙。面对此情此景,曲家油然感到“书客飘零”,而今何往呢?他穿越时空,试问那位隐居不仕、卖卜成都的汉代高士严遵(字君平),“欲泛仙槎”,即驾筏泛海寻觅三山仙境如何?显现了一位不乐与人世相侔的元代文士的归隐情怀。
张可久此曲,未假前人诗词入曲,而自作新声,与他想必作于同时的同宫调的《游金山寺》连用七个典故相比,真乃一气呵成,可说是别有格调风味了。由此可见,作为散曲大家,他是有几副笔墨而不定于一格的。
【预告】下期:赵善庆《〔双调〕水仙子·渡瓜州》赏析(王宜早等书)渚莲花脱锦衣收,
风蓼青雕红穗秋,
堤柳绿减长条瘦。
系行人来去愁,
别离情今古悠悠。
南徐城下,
西津渡口,
北固山头。
祝诚教授《彩色港》新开专栏《元曲吟镇江》镇江金山寺 东方IC图
祝诚教授研究元曲多年,他发表在《京江晚报》的《元曲吟镇江》刚刚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晚报优秀专栏。
借此东风,《今日头条▪彩色港》“媒体融合”,移植这一专栏,把它及时推送到您的手机上,欢迎您阅读、品味。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我国韵文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由此,伟大领袖提倡“选它五百篇诗,五百首词,三百首曲,三十篇赋”供学生阅读!
历代文人在各地都留有诗文,而与一座江城有关的元人散曲达到两百首之多,且佳作纷呈,美不胜收,这样的发现令专家学者们惊叹不已,而对元曲有深入研究的祝诚教授最有撰写赏析文章的“近水楼台”,所以,我们只管享用这道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餐便是。
作家祝诚近影
祝诚,江苏省镇江市人。1964年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本科毕业。中囯古代文学教授。曾任镇江师专副校长、镇江高专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院长。曾获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评为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撰有《茅山抗战胜利纪念碑碑文》《镇江宝塔山学子亭记》并勒石,编撰有《竟陵派锺惺谭元春选集》《元人镇江小令赏析》等。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