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人民日报头版以《民企助力脱贫 有责有情有为》为题,推出了近1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2万余个村的重磅报道。其中,报道大篇幅记述了万达集团对丹寨县实施整县帮扶的光荣事迹,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万达集团凭什么亮相人民日报头版?
其实,万达集团被人民日报报道,并非新闻,甚至"至今已觉不新鲜"。此前,万达也上过人民日报头版,但为何这次分外引人注目?
原因有两点,一个是主题重大且重要。2015年10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发起了"万企帮万村"行动——民营企业为帮扶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就业、公益扶贫为主要帮扶形式,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脱贫攻坚是国之大事,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国家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中,以万达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纷纷响应,主动担当,值得点赞。
另一个是万达集团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做得太出色,提供了一个为世人赞不绝口的范本。范本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开创了整县帮扶模式,而不是简单"输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因群山阻隔、基础条件差等原因,长期属于深度贫困地区。怎么帮?怎么扶?万达没有人云亦云,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因地制宜,找到最佳方式。据王健林介绍,万达2015年开始对口帮扶丹寨县,在用什么产业扶贫的问题上,用了近一年时间调研和思考,先后否决了养猪、种茶、种米等不太成熟的产业扶贫方案,最终决定还是结合万达的企业优势,在全球首创旅游产业扶贫的新模式。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卓有成效,丹寨县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摘帽,就是明证。作为万企帮万村中的优秀代表,万达被当作民企代表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可谓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实属题中应有之义。
万达集团亮相人民日报头版有何意义?
万达集团因扶贫成就突出而亮相人民日报头版,这是国家对万达的高度肯定,不仅激励万达以饱满热情继续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帮扶丹寨人民,继续在防止返贫上作出贡献,也能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关注乡村振兴,关注农民致富奔小康,关注共同富裕。
贫困县摘掉了贫困帽,并不是就此画上句话,按照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换言之,还得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上下功夫。
而纵观万达对丹寨脱贫之后的帮扶,同样称得上典范。比如,今年万达重新制定了2020年至2025年帮扶丹寨新规划,定位由"企业包县扶贫"转变为"支持丹寨致富",重点是支持丹寨发展全域旅游。再比如,万达全力帮助丹寨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非遗产业。据报道,丹寨县拥有7项国家级、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显著优势。10月25日,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丹寨万达小镇落幕,当非遗遇上旅游,丹寨人民在致富路上将越走越有信心。
更需要关注万达集团的社会责任
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值得大书特书。作为代表,万达集团获得各界赞叹,水到渠成。
事实上,万达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脱贫攻坚,到发力环保;从捐款捐物,到组织开展义工活动;从扩大就业岗位,到减免商户租金……万达在取得经营成绩的同时,更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上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答卷。
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这是国家对企业的深沉期待。万达在承担责任方面屡有建树,无疑令人赞叹,这也正是万达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