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上个月,在《今年发财靠科创板?》中,曾提到,关注“战略配售基金”上市后的机会。
上周五,6只CDR基金,正式开始场内交易。石榴叔的朋友圈,在开盘前,还特地提醒大家关注下。
老南也是知行合一,开盘即买入,今天聊聊逻辑。
本篇内容,略烧脑,但投资就是这样。
利益相关:我买了。但不推荐稳健投资者现在买,因为安全垫没了。
所以: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预期收益:
最差,有银行理财、短债基金的收益;最多,就看想象力了。
流动性:
万一要用钱,交易日可卖出,后一个交易日可到账。
投资周期:
不详(大概率是场内可交易后1个月以内,或科创板交易后1个月以内)
投资逻辑:
1、投资标的——买什么
这6只CDR基金(具体介绍详见《独角兽基金这盘大棋 事关十年世界格局》),去年7月成立,规模1000多亿。
截止2019.3.22
注意,基金份额在113亿到247亿之间。规模最大的,是“招商配售”,247亿份。
封闭半年多来,收益率在3%到6%之间。收益最好的,是“添富配售”,赚了6%。
几乎没参与独角兽配售,除了人保上市,招商、易方达、南方和汇添富参与了下。
人保上市价4.01,最高12.89,现价9.83。目前看收益率还可以。
所以,这6只基金,按照基金契约,基本成了短债基金。注意,这点很重要。
最关键的一点,看似庞然大物的千亿配售基金,场内上市份额,仅49亿。最多的“南方配售”,12.65亿;最少的“嘉实配售”,仅2.98亿。
这个上市份额,理解为“流通盘”即可,流通盘规模小,在A股,意味着什么?后面会分析。
2、交易对手——未来赚谁钱
散户:
在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去年7月份的基金认购者。其中机构约30%,个人约70%。
机构短期减持概率几乎为0,原因你懂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个人购买者,大部分是通过银行渠道购买,99.9%都不是专业投资者,大都是计划持有3年。
所以,让他们把持有的基金份额,从银行,跨市场转托管到券商的场外账户,再从场外
账户
转到场内卖出,没有巨大的财富效应,或者特别的推手,很难。
专业人士:
在场内买入的。有的是长期持有,有的和老南一样,来博弈的。
这里特别要提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CDR场外基金还在封闭期,每半年才开放一次申购。
所以,专业套利者的传统模式(场外申购、场外转场内、场内卖出模式),行不通了。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场内被爆炒,出现溢价,甚至大幅溢价,从场外杀向场内的套利资金,规模、速度、专业性,都会远逊于以往,这就有了个可能的获利空间。
更何况,目前也就50亿不到的流通盘,还有科创板战略配售概念加持。
所以,未来的接盘侠在哪?
3、估值定价——买的贵不贵
这里要科普下,因为封闭式基金,场内可以随时买卖,所以一般来说,会有个折价,也叫流动性折价(在市场火爆时,会转为溢价)。
如这6只CDR,正常的场外持有者,要持有3年才能卖出。但如果转到场内,可随时卖出的。所以,逻辑上,要打折,别人才愿意接盘。
的确,这6只基金,一开盘,全部低开:
上市第一天,跌多少,就是折价多少。
老南为何一开盘就敢买?就因为提前做了估值分析。
看下场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债券型的,溢价2.4%—折价2.34%;股票型的,折价2.9%—12.9%。
考虑到CDR的持仓结构,折价2%左右拿货,安全边际还是可以的。开盘这个折价,打折打的有点多了。
所以,老南开盘坚决买入。
买完后,当天基本都涨了,收盘,浮盈在1%左右。
4、投资风险——最差会如何?
无人炒作:
概率不小,那就当银行理财、短债基金拿着,大概率会超出你的预期。要知道,这几只基金的管理费,只有0.13%,比货币基金的0.3%都低。老南也是用配置在低风险产品的闲钱买的。
万一真被A股的赌徒们看上,那就手捂菊花,笑而不语了。
基金亏钱:
概率很低。一方面,短债亏钱概率很小。另一方面,因为战略配售,是发行价参与新股,安全边际很高。虽然一年后才能卖出,但收益当期化,风险滞后化。
尤其科创板,股票承销商必须持有,所以预计发行价定价会很低,不然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
流动性风险:
概率中性,完全没人碰,导致交易量很小,价差过大,导致卖出困难。考虑到目前科创板的热度,概率不大。
今天第二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和换手来看,在这个波动率下,还是挺活跃的。
估计不少人看到这里,已经头晕了。还有不少,如为何“嘉实配售”折价最低?哪只基金未来可能最强?就不一一阐述。
目前这个价格,也不大建议再买了,毕竟这1%到1.6%的涨幅,是重要的安全边际。
最终结果会如何?老南能赚到钱不?欢迎围观。
因为人人只想要个答案,而不愿去分析逻辑。但实际上,逻辑和策略,以及博弈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尤其是做错时。
毕竟,市场是无法精准的预测的,我们只能提前做好各种假设,进行推演,并跟随市场步伐,触发对应的策略。
如上周五和今天的股市大涨,在于周五公布的PMI,超出市场预期,以及降准的传闻。这个数据自然无法预测,但可以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