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赴美上市逆流而上的融资路0

中资企业赴美上市:逆流而上的融资路

尽管赴美上市的中资企业将面临美国监管机构更加严苛的审查,但近期仍不断有中国公司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赴美上市企业主要是迫于投资方的压力,未来企业转向港股和上海科创板是趋势。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和互联网房产中介企业“贝壳找房”日前都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两家公司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贝壳找房上市日期确定在8月13日。这两家科技公司背后一个站着阿里、一个站着腾讯――目前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

亏损也要上市

“近期赴美上市的企业应该都是迫于投资方的压力,这些公司基本在美国没有市场,不会抢占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因此受到的监管压力可能比较有限。但长期来看,中国企业上市还是会往港股或者是科创板转移。”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谭群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企业决定在哪个市场上市取决于多重因素。谭群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投资方是美元基金,那么肯定会要求被投企业到海外上市,他们可以选择的也就是美股或者港股两个主流市场,但两个市场的投资人构成和偏好差异较大,亏损上市的企业还是优先会选择在美国上市。”

谭群钊分析称,对于亏损企业而言,美股IPO相对更容易,估值更高,而且交易量更大,香港仍然更偏好盈利企业或者体量较大的互联网企业,比如一些游戏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市盈率可达12倍至20倍,但在美国上市的市盈率可能不到10倍,所以这几年赴美上市的游戏公司寥寥无几。

不过他强调,估值并不是企业上市考虑的唯一因素。“IPO首先要找到基石投资人融钱,然后定好发行价,如果市场不认可发行价,那么也有可能导致上市失败。”谭群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小鹏汽车可能不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贝壳离科创板上市也还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两家公司目前最好的上市地还是美国。”一位知名创投公司的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贝壳找房的IPO招股书显示,尽管近三年来,贝壳找房成交额和营收双双保持稳步增长,但始终亏损。2020年内,贝壳找房的亏损状况仍未改观。据招股书信息,贝壳找房在2020年一季度净亏损12.3亿元,亏损额度已超2019年全年亏损总额的一半,这使得其资金链非常紧张,只能依靠上市融资。

小鹏汽车尽管即将推出第三款新车型,但公司也同样处于亏损。根据小鹏汽车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在截至今年6月30日的半年内,收入10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12.3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较去年的19.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8亿元人民币。

在招股书中,小鹏汽车透露,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资本支出分别为10亿元、21亿元和5亿元。小鹏汽车还表示,尽管目前不向美国市场销售任何智能电动汽车,但是中美关税的谈判悬而未决,这可能会影响汽车原材料的价格。

审查风险是最大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汽车和贝壳找房背后的两大投资人分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启明创投一位合伙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背靠巨头给了两家公司在美国上市更大的优势,此外红杉和高瓴资本也是贝壳找房的投资人,这也将对IPO有利。

美国奥斯顿国际法律事务所一位合伙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资企业面临的压力可能主要还是会计审核的部分。外部环境可能让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冷下来,更多地转向港股或者科创板。”

美国财政部近期在其官网发布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关于保护美国投资者防范中国公司重大风险的报告》,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无法实施检查的辖区,建议对来自这些辖区的公司提高上市门槛,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强化投资风险提示,并要求已在美上市公司最迟于2022年1月1日前满足PCAOB开展检查的相关要求。

对此,中国证监会回应称: “中方从未禁止或阻止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向境外监管机构提供审计工作底稿。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迄今已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供了多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

中国证监会还表示,中美双方一直保持着沟通和互动。自2019年以来,中方监管部门多次就会计师事务所联合检查方案与美国证监会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进行沟通,展示了充分的合作诚意。今年8月4日,中方监管部门根据美方的最新需求和想法向PCAOB发送了更新的方案建议。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周一在白宫发布会上表示,从2021年底起,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公司将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这一政策将确保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的标准保持一致。姆努钦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望采纳这一政策。他说:“到明年年底,这些企业都必须遵守相同的会计准则,否则将在交易所除牌。”

部分企业回归科创板

除了互联网企业之外,近期赴美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物科技公司,包括传奇生物、燃石医学和泛生子等公司近两个月来接连登陆纳斯达克。但如今的投资环境与两个月前相比又出现了急速转变。

生物科技领域知名投资人、Loncar Investments创始人CEO布拉德・隆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情绪对于赴美上市的中资企业相当不利,很多企业都绕过美国,去香港或者上海的科创板上市,科创板的推出可以说是正当时,否则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无处上市的窘境。”

隆卡认为,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会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而且中国市场的估值比美国市场更高,因此一些企业如果放弃美国上市,转向中国A股上市,成本并不是问题。他还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他所投资的企业中就有一些企业改变主意,转而去中国A股上市的。

企业的上市地点对于投资人是否会有影响?对此,隆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很多美国投资人只投资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和美元基金,因此肯定会有影响;而且也可能影响未来美国资本对中国公司的投资。

近期回归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类企业包括君实生物,即将登陆科创板的头部生物医药企业还包括复星医药拆分的复宏汉霖以及“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等。“科创板的问题是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散户的比例,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隆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理财产品收益对比

股民谈股市

股票都有什么

德兴市中考历年来录取分数线